第五章体质要点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的要求】 ? 1.掌握体质的概念、正常体质的分型和特征 2.了解体质的生理基本及体质学说的应用 第一节 体质学说概述 一、体质的概念 (一)体质的概念 (二)体质的构成 (三)体质的标志 (四)体质的特点 (一)体质的概念 概念: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 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功 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 生理意义:表现为机能、代谢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等方 面的个体差异。 病理意义:表现为对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或易罹 性,以及产生病变的类型与疾病传变转归 中的某种倾向性。 (二)体质的构成 外部形态结构:体格、体型、体重、性征、 体姿、面色、毛发、舌象、脉象。 内部形态结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 脏腑功能的盛衰偏颇。 精气血津液的功能。 心理特征的差异性——人格、气质、性格等的差异。 (三)体质的标志 体表形态、体格、体型 内部结构及功能的完整协调性 新陈代谢水平 器官、系统的功能 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性、协调性 走、跳、跑、投等活动能力 智力、情感、行为 个性、性格、意志 自然环境 心理环境 对疾病的抵抗、修复能力 (四)体质的特点 体质是人体身心特性的概括 体质具有普遍性、全面性、复杂性 体质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体质具有连续性和可预测性 二、体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一)用词的变迁 (二)形成与发展 (一)用词的变迁 《内经》——“形”、“质”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禀质” 宋·陈自明·《妇人良方》——“气质” 南宋·无名氏·《小儿卫生总微方论》——“赋禀”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禀赋”、“气质” 清·徐大椿——“气体”、“气质” 清·叶桂·华岫云——“体质” (二)形成与发展 ?渊源于《内经》 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阐明体质与 发病、辩证、治疗及预后 宋·陈自明·《妇人良方》——阐明体质形 成于胎儿期 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阐明小儿 体质“成而未全”、“全而未壮”、 “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宋·陈直·《养老奉亲书》——阐明老年人 体质特征 金·刘完善·《素问玄机原病式》——阐明 体质与内生六气的关系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阐明脾肾对体 质形成的重要性 第二节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一、体质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 液的关系 二、影响体质的因素 一、体质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脏腑功能盛衰决定体质的差异 经络是体质形成的结构基础 精气血津液是决定体质特征的重要物质基础 二、影响体质的因素 (一)先天禀赋 (二)年龄因素 (三)性别差异 (四)饮食因素 (五)劳逸所伤 (六)情志因素 (七)地理因素 (八)疾病针药及其他因素 (一)先天禀赋 先天之精充盈——体质强壮。 先天之精不足——小儿生长发育 障碍,影响体质 的健康发展。 (二)年龄因素 小 儿——脏腑娇嫩

文档评论(0)

bbnnmm885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