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备考讲座.doc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6年高考备考讲座

2006年高考备考讲座2006年高考备考讲座一、05全国高考卷分析(一)百花齐放,一纲多本。04年的15套卷子到05年的16套卷子(二)四个能力测试模块,体现以能力命题的方向。语言运用能力模块现代文阅读能力模块、古诗文阅读鉴赏模块写作模块。这种能力立意的命题方向2006年还应该继续坚持。(三)06备考要用好高考16套卷,试卷共性变化六大方面,题型稳中求新。1.整卷题量呈减少趋势,客观题赋分减少,主观题赋分增加。2.各能力测试模块之间的比例有所调整,适当压缩语言运用能力,适当加强现代文阅读能力和古诗文阅读鉴赏能力的考查。3.语言运用能力的考点变化大,面貌新。4.现代文阅读的选文和题型有新变化。5.默写增分,文学常识初露端倪。6.写作考查,形式变化多于内容改革。二、高考能力模块复习探讨(一)写作能力模块其一,高考作文要点解读。高考作文要求及解说写作要求: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1、基础等级D①符合题意②符合文体要求③感情真挚,思想健康④内容充实,中心明确⑤语言通顺,结构完整⑥书写规范,标点正确2、发展等级D①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性。②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③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④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以上要求包括了四种文体、对写作的基本要求及提高性要求。我们可以分类理解掌握。[知识梳理]四种文体的基本知识[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打好基础与发挥特长●快速达到基本要求作文一般采用全面评分法,即综合考虑各项要求,不偏重其中某一点。基本要求是对作文的一般性要求,只要在平时训练中认真按要求去做,一般可以达到42—45分。1、审题。2、文体。3、内容。4、结构5、语言6、书写●力争实现提高性要求思想深刻,其一,引入哲理分析问题,如一分为二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等;其二,多问几个为什么,探究事物的根源,是认识深入的表现;其三,立驳结合,学点鲁迅的笔法,文章要有的放矢,不但有正面的论证,还要有反面的批判;其四,内容不能只有一个层面,要形成梯度,层层深入。比如写“认识自己”,由个人到集体到国家、民族。2、材料新鲜新鲜有两个意义,一是不多见的,二是新近发生的。同样的立意而材料新颖的就会令读者包括阅卷者刮目相看。3、有文采。用“加作料”的办法,为作文增加亮点,争取加分。一般同学都可以从“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入手来“加作料”,可在作文中多用几种句式:排比句用两处就会很抢眼;用反问句来加强语气;用设问句来引人注意;使用一些固定句式来组织语言,或进行过渡,可增加语言的逻辑性,如“……尚且……何况……”“与其说……不如……”“如果说……那么……”“殊不知……”等等。在修辞方面,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既可明引(注明出处),又可暗引,把名言化用在自己的句子中,文中有2—3处引用,包括使用成语,就能有效地提升语言档次。还有比喻,拟人,反复,对偶等修辞手法,运用都不难,表达效果也不错。只要肯尝试,争取语言加分几乎是人人可为的。4、有创意。设立这一条,体现了现代的教育观,是想通过写作这个侧面鼓励同学们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或见解新颖,或材料新鲜,或构思精巧,或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或有个性特征。这些都是可能蕴含“创新”因素的地方,可以逐点分析,找出自己可以突破的目标。其二,近年高考作文题型及趋向分析[总体概述]1999年之前,全国高考作文题基本上是一花独秀,题型主要是命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99年出现了话题作文的命题形式——“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初步提出了“三自”的要求,这是走向开放的革命性变化。2002年北京市单独命题,加上上海市,全国出现了三套高考试题,2004年迅速发展为15套高考试题,作文题型几乎全为话题作文(北京只是题目为命题,要求仍是开放的),2005年又发展为16套高考试题,题型以话题作文为主,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总合近几年作文试题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特点:1.写作考查,形式变化多于内容改革。以05年高考题为例,写作命题形式的变化表现在:(1)福建增加分数到70分;(2)重庆采用一大一小两个题目;(3)北京限定写议论文;(4)北京、天津、重庆、辽宁采用了命题作文;(5)出现了上海、福建(图形)、湖北三份材料作文。看来,万变应不离其宗,这命作文题的根本宗旨应是:坚持题目的开放性,有防备宿构抄袭的措施,不在审题上设置障碍。写作内容的考查应尽量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应尽量着眼于实际应用,不可片面的追求所谓“大气”之作。毕竟考大学不是考作家预备班,不是只为中文系招生。作文试题突出了思辨能力的考查。2004至2005年的全国卷连续采用了并列

文档评论(0)

sh41257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