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互联网泄密背的一场公民信息攻防战】.docVIP

31【互联网泄密背的一场公民信息攻防战】.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1【互联网泄密背的一场公民信息攻防战】

互联网泄密背后的一场公民信息攻防战 2012-02-08 【摘 要】黑客与公众、虚拟与现实、线上和线下……“泄密门”背后,是一场涉及两个世界、没有硝烟的战争。网站纠结于为安全所付出的巨额成本,网民则不得不面对个人信息法缺位的困境。   黑客与公众、虚拟与现实、线上和线下……“泄密门”背后,是一场涉及两个世界、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场矛盾攻守中,无论是网站还是网民,多少都显得力不从心:网站纠结于为安全所付出的巨额成本,网民则不得不面对个人信息法缺位的困境。这场碰撞和博弈,又将走向何方?   黑客的隐秘世界   去年12月4日,网民“坏小子”在乌云网发帖,称CSDN等网站数据、密码被泄露。不久,天涯、人人等网站也被爆出信息泄露。“泄密门”来势汹汹,引发轩然大波。   元月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通报系列“泄密门”调查情况时表示,CSDN论坛、天涯泄密其实发生在两年前。   谁是始作俑者,相关部门正在追查,但能够确认的是,不论这个人是谁,他一定属于那个隐秘而强大的存在:黑客。   关联的平行世界   要向普通人准确描述黑客世界,似乎是一件难事。这就好像你如果没有进入“九又四分之三”号站台,就永远不知道霍格沃兹学院,而只会用麻瓜(不会也不相信有魔法的人)思维觉得魔法难以理解。   同样,黑客世界的哈利波特们会“照顾”着麻瓜,不让他们知道神秘世界的另一面。   黑客与公众,就像两个互相关联的平行世界,大多数时候,后者对前者一无所知。对此最有力的证明,就来自去年底频繁曝出的“泄密门”。   多名互联网业内人士介绍,CSDN论坛泄密文件其实在黑客世界流传已久。   “我个人所知,最早是2007年被拿过一次,之后是前年9月和去年7月。”唐斌是NST网络安全小组创始人之一,他说,CSDN论坛“泄密门”在黑客世界已是公开的秘密。   这一说法,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调查的结论一致。   “黑客”一词,来自英文“hacker”,是指那些沉迷于技术的电脑高手,带有褒义色彩。到了现在,黑客的荣光时代早已一去不返,从事网络破坏的“骇客”占据了人们视野。   就像巫师的世界,袍子的颜色代表着正邪。黑客习惯用白帽、灰帽、黑帽进行群体划分。   白帽黑客,测试网络和系统性能,来判定它们承受入侵的强弱程度。通常,研究网络技术防御的人,学术研究人员和专职安全顾问属于白帽黑客。   黑帽黑客正好相反,他们可以被称为“骇客”。“这些人基本上为了金钱什么都可以做。”唐斌说。   灰帽黑客介于两者之间,他们对技术有研究,既懂得防御,又知晓破坏,只是一般情况下不会去破坏。   去年9月22日,被誉为“中国黑帽子大会”的COG信息安全论坛召开,公布的《中国黑客背景分析》从技术层面将黑客分为三类:编程代码类,渗透入侵类和广大信息安全技术爱好者。   不论头戴哪种颜色的帽子,还是属于哪一类别,有一点是确定的:黑客与公众始终是不同的两个世界。   黑客与黑金产业   时过境迁,推动黑客帝国的已经不是绿色代码,而是庞大的利益。   2007年,著名的“熊猫烧香”病毒肆虐,一条网络黑色产业链也浮出水面。涉案人员曾表示,电脑病毒获利已经是一个“比房地产获利更快、更容易的新型产业”。   唐斌说,他在2007年时就已是湖南黑客联盟核心成员,2008年后逐渐淡出了这个圈子,转做正规网站。现在,他仍然有身处其中的朋友,“有人能够日进十万。”   80后网民KiSSinGGer,是一名前白帽黑客,在他眼中,黑客世界中最大的诱惑来自于金钱。“很多初学者,对此没有考虑到后果,一个木马,一个外挂,能有多难?顺手而为。也有做得有名望的人,被人诱骗,但不论怎样,一踏足就很难脱手。”   2007年,互联网安全公司瑞星发布报告称:“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黑客和病毒制造者也逐渐形成了庞大、完整的集团和产业链,他们分工明确、无孔不入,不断地寻找各种漏洞并设计入侵/攻击流程。”   在这条产业链上,最上端是黑客入侵者,他们入侵各种网站或者编写病毒,传播之后,盗取各种网络游戏账号、即时通讯工具、网上银行账号以及各类虚拟财产,最终将这些信息出售。   值得关注的是,这条产业链随着中文互联网的发展,也悄然发生着产业转移。   业内人士透露,2008年以前,网络黑金产业主要以网游为主,大致步骤是:挂马入侵,盗取账号、取得游戏币、虚拟物品买卖、获得现金。   以2008年为分水岭,一方面相关部门对挂马入侵类案件从重打击,另一方面,互联网电子商务时代也开始来临,电子商务信息变得重要起来,与个人信息的联系也日渐紧密。   在产业链上,黑客首先获得用户账户信息,这被称为“刷库”,信息被交易到下线则从事“洗库”,黑客们会细致地通过这些信息去攻破更多的网站,信息最终会被用到各种终端产业。   各类信息中,最基本的联络信息,可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uerang30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