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第六章-声环境规划与环境噪声控制2解说.ppt

噪声第六章-声环境规划与环境噪声控制2解说.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建筑施工噪声 建筑施工机械噪声(dB) 机械名称 距声源10m距离 距声源30m距离 范围 平均 范围 平均 打桩机 93-112 105 84-102 93 混凝土搅拌 80-96 87 72-87 79 地螺钻 68-82 75 57-70 63 铆抡 85-98 91 74-86 80 压缩机 82-98 88 73-86 78 破土机 80-92 85 74-80 76 4.社会生活噪声 家用电器噪声(dB) 名称 声级范围 名称 声级范围 洗衣机 50-80 窗式空调 50-65 除尘器 60-80 缝纫机 45-70 钢琴 60-95 吹风机 45-75 电视 55-80 高压锅 58-65 电风扇 40-60 脱排油烟机 55-60 电冰箱 40-50 食品搅拌机 65-75 6.4.2 环境噪声规划控制 1.居住区规划中的噪声控制 2.道路交通控制 1. 居住区规划中的噪声控制 (1)道路网的规划 (2)工业区与居住区的布局 (3)人口控制规划 (1)道路网的规划 对道路的功能与性质进行明确分类、分级: 交通性干道 生活性道路 (2) 工业区与居住区的布局 工业区应远离居民区 用防护带将工业区和居民区分开 将现有高噪声的工业迁出居民区 无污染工厂允许在道路两侧 (3) 人口控制规划 城市噪声随人口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Ldn=10 lg ρ+22 2. 道路交通噪声控制 (1)采用低噪声车辆 (2)道路设计 (3)合理的规划措施 (2)道路设计 道路布局 声屏障设计 路面质量 采用立体交叉结构 采用往返双行线 (3)合理的规划措施: 规划措施 实用效果 居住区远离交通干线 降噪4-5dB 噪声功能区合理规划 降噪5-15dB 道路两侧采用声屏障 能量减一倍,降噪3dB 减少车流量 每减少10%,降噪1-2dB 减少车流量中重型车比例 降噪4-5dB 增加临街建筑的窗户隔声效果 降噪5-20dB 临街建筑的房间的合理布局 降噪10-15dB 禁止汽车使用喇叭 降噪2-5dB 6.4.3 噪声管理 依据: 一系列噪声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主要管理规定: 规划: 建设布局符合声环境质量要求;对可能产生污染 的项目,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防治措施与主体 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现有项目: 限期治理;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排放噪声应符 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6.4.3 噪声管理 6.4.4.城市绿地降噪 声波在厚的草地上面或穿过灌木丛传播时,在频率为1000Hz时的附加衰减较大,可高达 25/100m dB。 附加衰减量的近似计算公式为: 声波穿过树木或者森林时,不同树林的衰减 相差很大,在1000赫兹时: 浓密的常绿树树冠 23 dB/100m 地面上稀疏的树干 3 dB/100m 各种树林平均的附加衰减大致为: 6.4.4.城市绿地降噪 例 某城市交通干道侧的第一排建筑物距道路边沿20m,夜间测得建筑物前交通噪声62dB(1000Hz),欲通过在建筑物和道路间种植厚草地和灌木丛,使噪声达标,试问这种方法是否可行? 解: 超标量为62-55=7dB 厚草地和灌木丛的噪声衰减量可用下式计算: 即 Ag=(0.18lg1000-0.31)×20=4.6dB 7dB 所以,采用绿化的方法不可行。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 * * 第六章 声环境规划与环境噪声控制 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李 聪 licong@lcu.edu.cn 2013.11.19 6.3 噪声控制的基本原理与原则 6.4 环境噪声源及其规划控制 本课内容 噪声控制的一般原则和基本程序; 噪声的分类; 城市绿地降噪; 本章的重点难点 6.3 噪声控制基本原理与原则 图4.1 环境噪声控制的基本原理 声源 传播途径 接收器 抑制 噪声源 控制 传播途径 保护 接收器 6.3.1 噪声控制的基本原理 1.抑制噪声源 合理选择材料和改进机械设计 改进工艺和操作方法降低噪声 减少激振力来降低噪声 提高运动零部件间的接触性能 2. 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 闹静分开 利用地形地物降噪 利用声源的指向性降低噪声 绿化降低噪声 采取声学控制手段降低噪声 常用噪声控制措施的原理与应用范围 措施 种类 降噪原理 应用范围 减噪效果 吸声 利用吸声材料或结构,降低厂房、室内反射声,如悬挂吸声体等。 车间内噪声设备多且分散 4-10 分贝 隔声 利用隔声结构,将噪声源和接受点隔开,常用的有隔声罩、隔声间和隔声屏 车间工人多,噪声设备少,用隔声罩,反之,用隔声间,二者都不行,用隔声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