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院内感染监测与操作 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指患者在入院时既不存在,又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包括在医院获得而于出院后发病的感染。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 1、 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病原体来自患者体外,即来自其他住院患者、医务人员、陪护家属和医院环境等。 2、 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病原体来自患者自身贮菌库(皮肤、鼻咽口腔、泌尿生殖道、肠道)的正常菌群或外来的定植菌。在医院中当人体免疫功能下降、体内微生态环境失衡或发生细菌易位时即可发生感染。 二 、 医院感染的分类 医院感染可发生在与医院相关的人群中,如门诊和住院患者、医务人员、陪护家属、探视者等均可发生。 三、医院感染的对象 1、手的微生物监测 采样时间:在接触患者或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 采样方法:被检人五指并拢,将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一支在双手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各两遍(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 c㎡ ),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放入装有5ml采样液的试管内送检。采样面积按平方厘米 (c㎡ ) 计算。 四、医院感染监控中常用的检测方法 细菌菌落总数检查: 1ml采样液放入灭菌平皿内,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放35℃温箱内24~48 h计数菌落。 手细菌菌落总数(cfu/ c㎡ )= 平板上菌落数×采样液稀释倍数 30X2 ( cfu:是菌落形成单位,将稀释后的一定量的菌液通过涂布的方法,让其内的微生物单细胞分散在琼脂平板上,待培养后,每一活细胞就形成一个菌落。 就表示每毫升菌液中含有多少单细胞。) 采样时间:消毒处理后4 h内采样。 采样面积:被采表面100 c㎡ ,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 ≥100 c㎡ ,取100 c㎡ 。 采样方法:用5cm×5 cm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灭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装入5ml采样液的试管内送检。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的方法采样。 2、物体表面的微生物学监测 细菌菌落总数检查: 1ml采样液放入灭菌平皿内,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放35℃温箱内培养24~48 h计数菌落。 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cfu/ c㎡ ) = 平板上菌落数×采样液稀释倍数 采样面积( c㎡ ) 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期 间采样。 采样方法:自然沉降法,国内大多数医院采用。 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0.8~1.5 m。 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 ㎡ ,设一条对角线上取3点,即 中心一点、两端各距墙1m处取一点;室内面积30 ㎡ ,设东、西、南、北、中5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m。 采样方法:用9cm直径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将平板盖打开,把盖子扣在平板的边缘上,暴露5 min后送检培养,每个被监测的房间菌落数以平均数计算。 3、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 1、采样时间 Ⅰ 类环境在洁净系统自净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取样;Ⅱ、Ⅲ、Ⅳ类环境在消毒或规定的通风换气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取样。 2、检测方法 Ⅰ 类环境可选择平板暴露法和空气采样器法,参照GB5033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检测。空气采样器法可选择六级撞击式空气采样器或其他经验证的空气采样器。检测时将采样器置于室中央0.8m-1.5m高度,按采样器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每次采样时间不应超过30min。房间大于10 ㎡者,每增加10 ㎡增设一个采样点。 Ⅱ、Ⅲ、Ⅳ类环境采用平板暴露法 室内面积≦30 ㎡,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点应距墙壁1M处;室内面积30 ㎡,设4角及中央5点,4角的布点部位应距墙壁1m处。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Φ90mm)放置各采样点,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m-1.5m;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规定时间( Ⅱ类环境暴露15min, Ⅲ 、Ⅳ类环境暴露5分钟)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 将送检平皿置36 ℃ ±1 ℃恒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必要时分离致病性微生物。 3、结果计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利用DEFORM-3D模拟镦粗锻造.doc VIP
- 08 威科夫进阶课程.pdf VIP
- CB 673-2020 出入舱口盖规范.pdf
- GA_T 1788.1-2021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第1部分:通用要求.doc VIP
- 大体积混凝土监理实施细则.docx VIP
- (正式版)D-L∕T 343-2010 额定电压66kV~22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GIS终端安装规程.docx VIP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培训.ppt VIP
- GPS33E巨人通力调试说明书.pdf VIP
- 重大接待保障措施(环卫作业).doc VIP
- 危险物品安全航空运输技术细则(20201016014015).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