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乐山市2013届高二(下)历史试题2012。6
绝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2012年7月3日下午2:30—4:00]
乐山市高中2013届教学质量检测
历 史
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第一部分1至4页,第二部分5至8页,共10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48分)
注意事项:
1.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2.本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梭伦把“好的政府”解释为“平衡公民互相冲突的利益”。后来的哲学家叔本华把它归纳为“不要伤害任何人,但要尽力帮助所有人!”为此,梭伦在改革中
A.帮助工商业奴隶主获得更多的权利 B.帮助平民以避免其沦为奴隶的可能性
C.赋予平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 D.尽力维护各个阶层的利益,避免冲突
2.《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 B.准许土地的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3.“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该观点
A.强调治国策略要随时代变化而改革 B.分析了夏商灭亡的根本原因
C.改革就要否定礼乐制度和古代传统 D.所说的“国”是当时的秦朝
4.下图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出现的历史现象。其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尊儒崇经 B.采用汉族的礼乐制度
C.迁都洛阳 D.学习汉族的生活习俗
5.均田制曾经是中国古代长期推行的一种土地政策。该政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 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过程
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巩固北魏在黄河流域的统治
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辽、西夏)‘送礼’…(‘送礼’)是宋朝一个致命的弱点,它使游牧民入侵十分容易。‘送礼’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对于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送礼”指的是北宋统治者送给辽和西夏的“岁币”
B.宋朝向两个游牧民族“送礼”的原因是战争失利
C.“送礼”加重了宋政府和人民的负担,导致“积贫”
D.“送礼”客观上有利于北方地区的安定和贸易往来
7.右图德皇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反映西欧
A.教权胜过王权 B.王权胜过教权
C.教权王权平等 D.政教合一................................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
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遵循进化理论,....
A........凌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这幅漫画的含义是
A.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更迭频繁B.法国的共和制度像女郎的帽子,是民主的装饰品C.法国的共和制度像女郎D.法国共和制度的确立艰难............... 共52分)
注意事项:
1.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2.本卷共2个小题,共52分
25.(20分)读史使人明智。回顾历史上的重要改革与改革过程中的争论,可以获得很多启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 ——《史记》卷68
材料二 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国的成就,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致它可以名之为“革命”。 ——费正清《剑桥中国秦汉史》
(1)材料一记述的争论发生于何时?(2分)争论的实质是什么?(2分)在这场争论之后,秦孝公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2分)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转型角度指出材料二中所说“革命”的主要体现(2分)
材料三 今君实(司马光)所以见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