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省乡村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上).doc
云南省乡村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上)
何 明
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院长、教授
云南特色文化
说到文化,是一个范围非常宽泛的内容,可以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财富都可以把它看作文化的一个部分,抽象的定义,也可以定义是历史上一代一代传下来,被这样一个群体所共享的一些内容。它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两大块,我们列举云南一些有代表性的内容。
语言文字和文献
丽江的东巴是他们狠狠的卖了一把,丽江满街的是东巴画、东巴纸、东巴字是他们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一种文献。彝文的背默经还在彝族地区还在传承着,版纳德宏传承着的贝叶经,这些语言文字在我们看来像怒江傈僳族的傈僳文的圣经,尽管是传教士所创制的文字,现在已经凝聚进了包含傈僳族很多文化的内容,由此我们向苗文、傈僳文这些似乎是外国传教士所创的老傈僳文、老苗文,但是实际上已经被我们视为濒危文字,应该纳入保护的范畴。贝叶经在中国保护的不好,流失了很多,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把寺庙的和尚都赶出去,寺院里面的贝叶经也就流失了很多。现在贝叶经保存比较完好的,像老挝、缅甸,我们随便到一个寺院里面,或者图书馆里面他们都珍藏着非常丰富的贝叶经。
服饰
服饰是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最直接的一种呈现。对于外面的人来讲,他在你这个地方看的第一样东西就是服饰,可以说服饰是我们一个地方的人的文化、身份的一个直接的表征。像我们都是黄种人,我们和日本人、韩国人从体质上看不出什么特点,从服饰上都是穿的现代服饰,穿的衬衣、T恤、西装,他穿的也是这个衬衣、T恤、西装,但是服饰的穿法就很不一样了。像日本人和韩国人对正式和非正式场合分的就很清楚,不会像中国人一样穿着T恤就开会了,他们都是穿着至少是衬衣领带,这本身是文化的体重体现,尽管穿的不是传统服饰。
对云南少数民族来讲,我们有很多传统服饰,各个地方差别都很大,一个民族和一个民族的不一样,一个地方和另外一个地域的不一样,一代人和另外一代人也有差别。这一种地域文化我们现在有一种误区,就是经常被电影所固化的,比如像大理白族妇女的服饰就因为《五朵金花》,选择这样一种服饰,于是现在就以现在看到的服饰为标准的白族服饰,其实白族服装种类非常的多,再一个《五朵金花》里面的服饰是经过加工改造了的。但是外地人一看说这个是白族,实际上这个是金花服饰。云南的服饰现在来看,通过这些年的发展来看,我们这些年对它的挖掘、加工也是不足的。像我们在版纳很多的傣族服饰,都是从泰国进来的,包括州里面的一些女干部穿的服装也不是中国式的傣族服装,基本上泰式的傣族服装。这些服饰我们怎么样去认知它、怎么样去传承它?当然服饰的穿法,比如说花腰傣,从手上、脚上、一层一层从内到外穿过来是非常复杂的程序,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做,但是作为一种民族文化最直接、最形象的一个载体,我们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建筑
相对来讲,建筑是文化的一种凝固、固化的载体,多少年的文化集中在建筑上,最后传承下来。在云南乡村的建筑,就民间的建筑来讲,大理白族的建筑从工艺上是比较讲究的,用了更多的心思,用了更多的装饰。这些建筑怎么样去保护它,这是一个大问题。现在在原来民族地区的一些建筑,比如说像哈尼族地区的蘑菇房,蘑菇房在90年代大家开始富裕了,认为这个茅草顶总坏太麻烦了,就盖出平的水泥顶了。像箐口村那一带是元阳梯田旅游中心区,如果都盖成了水泥房,显然这个建筑就没有自己的特点,对游客的吸引力也就弱了,于是县里面就说你们盖茅草顶,一家补助2000元,后来看2000元太少了也不愿意,后来说是补助5000元。最近是被世博集团买下来搞开发旅游了,一家盖成蘑菇房式的给2万元。这一系列的东西都说明传统的建筑自身的确面临着一些挑战。大理州在这方面的管制比较严,比如说民居盖房不准超过2层,按照传统的方式来盖,当地的老百姓对房子的建筑非常的考究,由内而外,雕梁画栋、墙上图绘一样都不能少,所以白族的这种传统建筑方式仍然得到传承,但是很多地方就被忽略。比如说丽江的纳西族建筑和白族的传统民居相比较而言,纳西族的建筑实在是不怎么样。纳西族有一个东西比较特点,房子的房头用木刻出来悬鱼,外地的游客去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总是要找到属于这个群体特有的文化,怎么去保护?在很多村子里面会有一些庙宇,这些庙宇可能并不起眼,比如说在回族社区伊斯兰教,现在伊斯兰教教堂都拼命的去学西北、西亚的,盖的穹屋顶的那种西亚式的建筑。其实伊斯兰教传到中国之所以成为回族,就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或者波斯人来到中国以后,和中国妇女结婚,生的孩子就变成了回族。中国的回族本身就是在中国的土壤上生长出来的,所以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历程走的都是本土化的过程,像玉溪峨山一带原来的清真寺,当时用的都是中国式传统民居的建筑,包括寻甸以前的清真寺也是如此,这些寺庙是具有历史积淀的,和我们有一定时间的间隔。
这些我们都应该给予重视,我记得在80年代的时候,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