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对程序.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 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 (滕王阁对联)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马鞍山采石矶太白楼)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自勉联) 重重迭迭山 曲曲环环路 叮叮咚咚泉 高高下下树 (杭州清代行宫花园古亭柱联)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唐伯虎出 车水水车,水随车,车停水止 ——祝枝山对 对联趣事 解缙,明朝洪武年间有名的才子,儿时便有金榜神童之美誉。 解缙,明朝洪武年间有名的才子,儿时便有金榜神童之美誉。 解缙七岁时,有一天,父亲带他去江里洗澡。父亲脱下衣服挂在江边树枝上,向解缙吟出一句上联:“千年老树当衣架;”解缙望了望烟波浩渺的大江,立即对道:“万里长江作浴盆。” 有一天早上,他母亲叫他扫地、放鸡,他随口应道:“打扫堂前地,放出笼里鸡。”他母亲说:你又吟诗啦!解缙接口道:“分明是说话,又道我吟诗。” 有一天,皇上对解缙说:“你知道宫中夜来有喜事吗?你可作一首诗来。”解缙于是说:“君王昨夜降金龙。”皇上于是说:“是个女儿。”解缙便说:“化作嫦娥下九重。”皇上说:“已经死了。”解缙又说:“料是世间留不住。”皇上说:“已经把她投到水里了。”解缙又说道:“翻身跳入水晶宫。”皇上本来打算用诡辩的话难住他,等听到这诗,深深叹服解缙的才思敏捷。 谢谢观看 制作者:尹艺蒙 thanks 上联:大四的看大三的教大二的怎么骗大一的 下联:大一的听大二的讲大三的怎么哄大四的 横批:大三是最牛的 上联:立规矩 定方圆 不如团结记心间 下联:行春秋 闯南北 但愿情谊总长青 横批:不忘深情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ouplet 对联,也称楹联、楹贴,俗称对子。它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也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瑰宝。 只有方块字才构得成的奇妙无比的对联 起源和发展 Origin and development 南朝《荆梦岁时记》记载,每逢岁时,人们便挂桃符来驱鬼避邪、迎喜接福。这是对联的萌芽。    五代时,桃符上的神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联语。《茅亭客话》记载:蜀后主孟昶曾写了一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对子,是我国最早的对联。    宋代受诗词的影响,对联在对仗方面前进了一大步。大诗人陆游就曾为自己的书房题联:“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话流年”。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清代是对联的繁荣期,不论在内容的开拓还是在艺术的成熟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如吴敬梓作的提示人生哲理的:“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对联艺术 The artistry of couplet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 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数字联) 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外飞天 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 (顶针联)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叠字联)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