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制度程序.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一、废井田,开阡陌 阅读有关内容并自主完成下面的表格内容: 一、废井田,开阡陌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1、土地私有制确立的过程 2、土地私有制的主要类型 * * 一、废井田,开阡陌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春秋战国 商周 原始社会 土地制度 历史时期 土地公有制 贵族土地所有制 (井田制——名义国有,实际私有) 井田制逐步瓦解 土地私有制确立 一、废井田,开阡陌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1、土地私有制确立的过程 再阅读教材,并概括土地私有制确立的过程: 表 现 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 土地制度变化的情况 历史时期 古代土地私有制确立的过程 表 现 秦国商鞅变法等 “除井田,民得买卖” “依军功行田宅” 从法律上废除井田制,全面肯定土地私有制,最终确立起土地私有制。 战国 时期 齐国:“相地而税征” 鲁国:初税亩 税制改革: 客观承认土地私有权 加速井田制瓦解 “公田”被抛荒 私田成为私有土地 井田制开始崩溃, 私有制开始产生。 春秋 时期 土地制度变化的情况 历史时期 ① 君主私有土地; ② 地主私有土地; ③ 自耕农私有土地。 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兼并问题: 徭役 兵役 (均田、限田) 封 建 国 家 佃农 抑制兼并 地主 自耕农 田赋 人头税 田赋 地租 兼并土地 沦为 农民起义 激化矛盾 新的封建国家 新的自耕农 轻徭薄赋 死亡或逃亡 一、废井田,开阡陌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1、土地私有制确立的过程 2、土地私有制的主要类型 3、土地兼并问题: ①、 土地兼并是地主土地所有制中的土地来源的主要途径。 开始于战国、发展于汉代、鼎盛于宋明清 ②、土地兼并的影响: 影响国家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③、抑制土地兼并:北魏、隋唐:均田制(最具典型和最有成效) 、 产生:土地兼并的必然结果。 定义: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向地主交 纳地租,地主通过租佃契约与 佃民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一、废井田,开阡陌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产生、定义: 2 发展情况: (1)战国已产生,汉代比较普遍。 (2)自宋代始,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3)明清时期,租佃制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形式 (4)后期还出现了雇佣劳动关系(资本主义萌芽) 一、废井田,开阡陌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产生、定义: 2 发展情况: 3 佃农与地主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 依附关系:越来越减弱。 原因:A 经济发展 B 人民的反抗斗争 (地租:劳役地租-实物地租-货币地租) 作用:提高生产自主权,提高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 一、废井田,开阡陌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发展线索 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井田制(贵族土地所有制) 北魏实行 均田制 土地私有制 君主土地私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土 地 兼 并 土地高度集 中,封建土 地制度成为 桎梏 租 佃 制 土地兼并导致的社会问题 1、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因为自耕 农是国家各种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大量破产,使国家丧失收入来源。 2、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土地兼并的膨胀导致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也会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民起义,危及王朝的统治。 3、自耕农破产成为佃民,导致租佃关系的 出现并日趋普遍化。 抑制土地兼并: 东汉:王莽改制 北魏、隋唐:均田制(最具典型和最有成效) 北宋:王安石变法 明中:张居正“一条鞭法” 不管封建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抑制措施, 最终都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吗? 为什么? 抑制土地兼并: 不可能从根本上限制土地兼并的原因 1、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 在,使兼并不可避免。 2、在土地私有制发展面前,国家只能在 不根本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 去限制兼并,延缓兼并,超过了这个 限度,必然陷于崩溃。当时国家权力 的历史使命是:适应和保护土地私有 制的存在和发展。 *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