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红曲:消食健胃、活血疗伤 红曲炭:收敛止血、止泻 淡 豆 豉 【来源】 豆科植物黑大豆黑色成熟种子的发酵加工品。 【历史沿革】 晋代有熬令黄香(《肘后》)法。唐代增加有九蒸九曝(《心鉴》),酒制(《食疗》),醋制(《外台》),并记载有造豉汁法(《食疗》)。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制淡豆豉。 【炮制方法】 桑叶、青蒿 ? ? 煎液 煎渣(覆盖) 净大豆――(拌匀,吸尽,煮透)――取出、稍凉、盖药面――(发酵,生黄衣)取出――药――(洗净,润15-20天)――香气溢出――蒸――干燥――成品(药渣去除) 药:桑叶、青蒿=100:7~10 【炮制作用】 淡豆豉性味辛、甘、微苦,寒,解表除烦 感冒发热、胸脘不舒—葱豉桔梗汤 热病虚烦,虚烦不眠—栀子豉汤。 研究:辅料还可用苏叶、麻黄 苏叶、麻黄制品—性味辛温 桑叶、青蒿制品—性味辛苦寒 第二节 发芽法 一、含义 二、目的 产生新药效,扩大用药品种。 淀粉――糊精、葡萄糖及果糖; 蛋白质――氨基酸, 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三、工艺 原药材――清水浸泡适度――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约3天)――发芽――干燥(晒干)――成品 条件: (1)种子粒大饱满,发芽率85%以上 (2)发芽后芽长至0.2-1公分。 (3)温度为18-250C,浸渍后含水量控制在42%~45%为宜。 (4)有充足的氧气。 麦 芽 【处方用名】 大麦芽 【来源】 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得。 【历史沿革】 晋代有熬制法(《肘后》)。明代则有发芽(《品汇》)。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黄、炒焦等。 【炮制方法】 1.麦芽 净大麦--发芽法--芽长0.5cm――干燥,出芽率大于85%。 2.炒麦芽 净药――(炒黄法-文火)――炒至深黄或棕黄,鼓起透香气。 3.焦麦芽 净药――(炒焦法-中火)――至色焦黄或焦褐,鼓起有爆裂具焦香气。 【质量要求】 本品出芽率不得少于85%,芽长不得少于0.5cm。 【炮制作用】 生麦芽:甘平偏凉,健脾和胃、疏肝理气 治一般消化不良,对米、面或果积有化积开胃作用。 食积化热者 炒麦芽:甘平偏温,行气、消食、回乳之功。 焦麦芽:甘平偏温,消食化积力强 淀粉性食物消化 微涩,消食化滞、止泻 食积泄泻—三仙散。 【炮制研究】 (1)萌发使酶恢复活性 (2)芽过长,种子内成分损失多,效低。 稻芽 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稻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得。 炮制方法: 1、稻芽 注:须根长至1厘米时,取出干燥。 2、炒稻芽 3、焦稻芽 炮制作用 生稻芽:养胃消食 炒稻芽:消食力胜 焦稻芽:善化积滞 大豆黄卷 来源:豆科植物大豆成熟种子经发芽干燥而得。 炮制方法: 1、大豆黄卷(芽长至0.5~1厘米) 2、制大豆黄卷(辅料为灯心草、淡竹叶) 3、炒大豆黄卷 炮制作用: 大豆黄卷:清利湿热、解表 制大豆黄卷:增强清热利湿作用 炒大豆黄卷:长于利湿舒筋和胃 * 第十四章 发酵、发芽法 ? 发酵与发芽均系借助于酶的作用,使药物通过发酵与发芽过程,改变其原有性能,增强或产生新的功效,扩大用药品种,以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 发酵:除了酶之外,还要有适宜的微生物的参与,并要求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才能使药物发酵成功. 发芽:发芽要注意选种、温度、湿度及适当的时间,才能取得发芽的成功。 发酵发芽后,还有炒黄、炒焦等炮制要求。 * 第十四章 发酵、发芽法 ? 发酵与发芽均系借助于酶的作用,使药物通过发酵与发芽过程,改变其原有性能,增强或产生新的功效,扩大用药品种,以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 发酵:除了酶之外,还要有适宜的微生物的参与,并要求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才能使药物发酵成功. 发芽:发芽要注意选种、温度、湿度及适当的时间,才能取得发芽的成功。 发酵发芽后,还有炒黄、炒焦等炮制要求。 * 三、发酵条件: (1)温度 一般发酵的最佳温度为30℃~37℃。温度太高则菌种老化、死亡,不能发酵;温度过低,虽能保存菌种,但繁殖太慢,不利于发酵,甚至不能发酵 (2)湿度 一般发酵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80%。湿度太大,则药料发粘,且宜生虫霉烂,造成药物发暗;过分干燥,则药物易散不能成形。经验以“握之成团,指间可见水迹,放下轻击则碎”为宜。 (3)其他 菌种-菌种要纯,否则影响发酵的质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考作文训练003语言程序.ppt
- 中科大量子力学6程序.ppt
- 中空锚杆施工技术培训程序.ppt
- 油画修复及文献阅读进度答案.pptx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级财务会计第6讲固定资产程序.ppt
- 中南大学塑性加工第07章程序.ppt
- 中南大学微积分上复习-9习题课程序.ppt
- 中内单选及程序.doc
- 游艇会调研答案.pptx
- 中日近代改革89118178程序.ppt
- 2025年三支一扶试卷学生专用附答案详解.docx
- 三支一扶自我提分评估及参考答案详解(模拟题).docx
- 2025年三支一扶考前冲刺练习题(名师推荐)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三支一扶常考点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名师推荐】.docx
- 2025年三支一扶全真模拟模拟题附参考答案详解(综合卷).docx
- 2025年三支一扶考前冲刺练习含答案详解AB卷.docx
- 三支一扶考前冲刺练习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B卷).docx
- 2025年三支一扶通关考试题库附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docx
- 2025年三支一扶考试黑钻押题【典型题】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三支一扶自我提分评估精编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