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许帼光

许帼光 许帼光(1938年—),女,汉族,,浙江省湖州市人。1963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医疗系(六年制)。师承黄文东、张耀卿、张伯讷、张伯臾、张羹梅、吴翰香、顾伯华、夏少农、顾泮池、陆瘦燕、杨永璇等老中医。老师们治学严谨,锲而不舍,行方智园,各有见地,他们胆大心细的工作作风,热情诚恳的为人之道,临险症而不畏,处痼疾而不却的治病态度,成了我为病家服务的财富。 从事中医、针灸38年之久,就职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78年晋升主治医师、85年晋升副主任医师、二医大副教授,91年晋升主任医师、二医大教授。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95年评为上海市名中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市六临床医学院中医教研室主任,兼职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上海针灸学会理事长、上海针灸杂志编委副主任、上海中医药杂志编委、上海市中医药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成人教育委员会委员、安徽中医临床杂志编委、南京金陵骨伤研究所顾问、上海市医疗卫生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巴西圣堡罗AMPA针灸学会名誉委员、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针灸科优秀领先学科带头人导师。上海市第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上海市公安局警风警纪监督员,上海市房地局社会义务监督员,上海市邮电局社会义务监督员。 几十年来运用中医、针灸开展针刺麻醉手术,治疗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慢支、哮喘、面瘫、男子性功能障碍、各种综合症(如小儿多动症、更年期综合症、尿道综合症、减肥综合症、考试综合症、空调综合症……)、肩周炎、腰腿痛、腰突症等有显著疗效。泌尿外科针刺麻醉开展为全国第一家。临症思路清晰,方法灵活,宜药则药,宜针则针或针药并用。掌握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中西结合的原则,既继承传统中医精华,又不排斥先进的、发展迅速的西医方法。处方遣药师古而不泥古,能效古人之法,创今人之方,常以平淡之药疗顽病痼疾,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89年起在六院领导支持下,开办了国际针灸培训班,多年来培养了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英、法、日翻译9名,运用本科的外语力量带教来自世界各国及台、港、澳等地区的医师520余人,64批次,形成了一套带教规范,病种多,讲解透,临症范围广,动手机会多,深得学员及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好评,并作为教学先进单位进行表彰。 撰写了适合各类层次学生学习的针灸学教材和题库200万字,为教学、带教提供了资料,积累了经验。1979年与本院心内科合作课题“针刺治疗冠心病”。81年获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药科技成果三等奖,获证书1份。诊治了冠心病人500余例,设计了一套课题方案,治疗二个疗程前后,作心电图、心超声、血脂、血糖、胸片等多项检查,将资料完整的,坚持二个疗程以上的16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与分析,并作了全面总结,结果症状有效率为88%,心绞痛有效率为94%,心超声有效率为71%,心肌损害有效率为67%,心律失常有效率为60%。 一、脾胃为先,肝肾为本,调和气血,勿忘安神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为五脏之源,胃为六腑之本,《金匮要略》曰:“四季脾旺不受邪”,《医宗金鉴》曰:“胃气一败,百药难施”。脾胃系统具有熟腐水谷运化精微,传送糟粕,调整水液吸收与排泄的功能,具有调节气机升降,使之趋于平衡,控制血液和津液保持流畅的能力。总之,脾胃为生化气血之源,如脾胃不健运则气血无以生化津液无以输布,故医者治病应以脾胃为先。 肝藏血,主疏泄,肾藏精,主水液,主脑髓,主生殖,人的生长发育繁衍生殖,精神情志,记忆思维均离不开精血营养,故中医素有“精血同源”、“肝肾同源”之说。肝阴下藏于肾,肾阴上滋于肝,补肾可补肝,泻肝可泻肾,肝肾同盛同衰,其联系密不可分,既可互为补用,又可互为制约。总之肝肾为人体生命之根本,此治病之大法要法也。 机体的生存与死亡决定于阴阳气血的盛衰存亡,气血贯穿于生命的始终。人体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四肢百骸的滋润濡养,均依赖气血的作用。不论气虚,气滞,气逆,气陷,不论血寒,血瘀,血热,血燥,均离不开气血的调和。气机调达通畅,血运循环如常,也就是说气血的动态平衡是健康的必备条件。生理上”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病理上“气病可伤血,血病可伤气”。气虚则血无所依,血脱则气无所归,气和血一阴一阳互相化生,互相依存,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整体。气血一旦失和,则疾病丛生,故治病当以气血为纲。 睡眠是人生中十分重要的生理现象,古人曰:“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能睡者能食者能长生”。生命过程是离不开睡眠的,人疲劳了,就要休息,而睡眠是最有效的休息,如疲劳过度,休息不好,就会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神经系统失调,并造成严重的身心障碍。故睡眠与生存具有同等重要意义。 中医一贯认为睡眠与调节七情,延缓衰老,有密切关系,古人云:“世人欲识卫生道,喜怒有常嗔怒少,心诚

文档评论(0)

hf916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