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必修二第三单元专题训练(教师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二第三单元专题训练(教师版)

必修二第三单元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0分) 1.2.(2011·深圳模拟)20世纪20年代,有作家说:“他们在各个角落织补着支离破碎的工业网,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这主要体现了(  ) A.十月革命胜利的作用 B.“战时共产主义”的作用 C.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D.斯大林体制的作用 3.二战后,英国建立“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制度;法国“为大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联邦德国社会保障制度耗资几乎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推行社会福利 A.刺激社会消费 B.缓和社会矛盾 C.改善劳资关系D.美化政府形象 4.珠海市二模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谈到二战以来西方国家经济和社会情况时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这里的“梯子”和“安全网”分别应理解为 A.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B.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制度 C.经济建设和国防体系 D.国民教育和社会治安 5.6.7.8.9.10.11.12.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象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13.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在苏联农村中,牛减少了20%,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强行实施 D.为配合社会主义工业化 14.15.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在日记中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的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 A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 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C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 D.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16.17.18.19.从下表中可以得到的最准确的信息是苏联的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 单位:% 年 份 社会总产值 国民收入 工业产值 1951—1955 10.8 11.3 13.1 1956—1960 9.1 9.0 10.4 1961—1965 8.5 6.6 8.6 A.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B. 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缓慢 C.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D.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20.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方针 D.赫鲁晓夫时期的农业政策 21.22.23.1929年下半年,苏联出现了“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的敌人”的口号。这一口号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农业集体化运动违背了自愿原则B.生产关系的变革忽视生产力水平 C.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积极性高涨D.农业集体化运动的时机还不成熟 24.25.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运用财政和信贷手段来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调节,实行“赤字财政”以扩大开支,调节市场。其主张的实质是 A.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 .实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C.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实行法西斯主义的垄断经济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0分) 26. ——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 材料一、二体现了工业革命的什么影响?(4分) 材料三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 —— ——《世界历史》杂志27.解析: 从材料信息“组织俄国的商业”可以看出这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市场、货币关系发展社会经济,使俄国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解析: 苏联政府采取行政命令的过火方式,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说明农业全盘集体化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并不适应,故B项符合题意;A、D两项属于农业全盘集体化过程中的“现象”,C项与农业全盘集体化过程中农民强烈不满的史实不符。 答案: B

文档评论(0)

hf916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