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4 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 2.4.1 化学成分 2.4.2 钢材生产过程的影响 2.4.3 钢材的硬化 2.4.4 温度影响 2.4.5 应力集中和残余应力 2.4.6 荷载类型 2.4.7 防止脆性破坏的措施 钢的种类 2.4.1 化学成分 2.4.1 化学成分 其它元素: 钒(V)、铌(Nb)、钛(Ti)——合金元素,强度↑,细化晶粒 铝(Al)、铬(Cr)、镍(Ni) Al——强脱氧剂,减少有害氧化物,细化晶粒 Cr、 Ni——强度↑,用于Q390和Q420 Cu——强度、抗锈蚀能力↑,可焊性↓ H—有害,低温时“氢脆” 其他一些稀土元素可提高抗氧化能力,改善替他性能 偏析——化学成分不均匀 非金属夹杂——硫化物和氧化物 气孔——使钢材不连续、不均匀 裂纹——显著降低冷弯、冲击韧性、疲劳强度 和抗脆断能力 分层——沿厚度方向不密合。严重降低冷弯性能; 分层处易锈蚀使冲击韧性、疲劳强度和 抗脆断能力降低。 2.4.3 钢材的硬化 2.4.3 钢材的硬化 2.4.5 应力集中(Stress concentration) 应力集中——构件常存在孔洞、缺口、凹角、截面突然改变及钢材内部缺陷等,在构件形状突然改变或材料不连续,应力分布很不均匀,出现应力局部增大的现象。 2.4.5 应力集中(Stress concentration) 残余应力——钢材在冶炼、轧制、焊接、冷加工等过程中,由于不均匀的冷却在钢材内部产生的不均匀的应力。 2.4.6 荷载类型 加荷速率减小,脆性转变温度降低; 承受动力荷载,允许最低使用温度要比静载高的多。 高周疲劳(低应力疲劳、疲劳) 2.4.7 防止脆性破坏的措施 2.5 钢材的种类、规格及选用原则 小 结 钢材是钢结构的主要材料 其性能对钢结构的工作特性有着内在的影响。 它不仅关系到钢结构的计算理论,还与钢结构的制造、安装、可靠性以及经济合理等有着直接关系。 因此,学习钢结构时,切不可偏重计算、轻视构造、忽略材料,必须三者并重 ! 厦门大学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 (续) 厦门大学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Material of Steel Structures 厦门大学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厦门大学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硅 Si —强脱氧剂,可细化晶粒,制高质量的镇静钢,适量的Si可提高强度,对塑性、韧性及可焊性无显著影响 锰 Mn —弱脱氧剂,含量不高时有益强度,消除S、O的热脆影响,并改善钢材的冷脆 其它主要元素 硫 S —FeS使塑性、韧性、可焊性、抗锈蚀性↓,高温800-1000℃ 时“热脆”,严格控制S% 磷 P—强度、抗锈蚀性↑,塑性、韧性、冷弯、焊接↓, 低温时“冷脆”,严格控制P%; 也作合金元素利用 氧 O=S 氮 N=P 2.4.2 2.4.2 生产过程中可能的缺陷 冷作硬化(hardening) 时效(aging)的影响 2.4.4 应力集中系数SCF =最大应力σmax/名义应力σ0(或平均应力),来定量评价应力集中的严重程度。 缺口处应力线曲折、密集,处于双向或三向拉应力场,限制沿受力方向的变形,塑性降低,出现脆性倾向。 应力流 残余应力的影响 在构件内部自相平衡而与外力无关; 尤其是焊接残余拉应力常达到 fy,焊缝交叉处出现双向或三向残余拉应力场,使钢材变脆; 加荷速度 循环荷载 低周疲劳(高应力疲劳、应变疲劳) 伴有塑性应变 例如,地震作用下结构的破坏。 引起脆性破坏的因素 内因 外因 构造缺陷 钢材硬化 应力集中、残余应力 双向或三向拉应力场 动力荷载 低温冷脆 化学成分 冶金缺陷 防止脆性断裂的方法 正确选择钢材 正确制造 合理设计 合理使用 钢材的种类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