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六章水资源质量评价解决方案.pptx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水资源质量评价 水资源质量 水资源质量也可简称为水质,是指天然水及其特定水体中的物质成分、生物特征、物理性状和化学性质以及对于所有可能的用水目的和水体功能,其质量的适应性和重要性的综合特征。 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环境保护的生产实际中,水质评价通常以各类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和水体类型作为评价主体。 第一节 河流泥沙水质评价 在水资源利用和水资源开发工程的运行管理中,河流的泥沙问题也是主要的水质和水环境要素之一。 一、泥沙的形成及其特征 河流泥沙是降水、地面水流、风力、冰川及重力地质作用在降落地面和流动的过程中冲击破坏和冲刷侵蚀地表岩石物质,并将其挟载运移或异地沉积形成的固体颗粒物质。 第一节 河流泥沙水质评价 (一)岩石的风化作用 岩石的风化作用是地表岩石在大气、水和生物活动等自然因素影响下,岩石的结构、构造、化学成分发生改变,最终崩解和破坏过程。 热力风化作用 冰劈作用 化学风化作用(溶解、水解、水化、氧化) 生物风化作用(根劈、钻穴、人类活动) 第一节 河流泥沙水质评价 (二)岩土的侵蚀作用 地表岩土物质受水及其他引力的侵蚀,其物质结构破坏并分离。迁途形成水土中的泥沙,是泥沙形成的最重要环节。侵蚀作用的强度取决于岩石的强度和抗侵蚀能力、地形坡度及长度、降雨强度及降水量、植被发育程度及其特征等诸多因素。 流域或区域水土侵蚀强度通常用土壤侵蚀模数Ms(t/(km2?a))来表示,并由此确定相关流域和区域的输沙模数Ws (t/(km2?a))与河流的输沙量Vs。 第一节 河流泥沙水质评价 (三)泥沙的基本性质 1、中国河流泥沙的矿物组成与化学成分 矿物组成 石英及长石是组成泥沙的两种最主要物质。 第一节 河流泥沙水质评价 第一节 河流泥沙水质评价 中国河流颗粒物的元素组成 我国南方河流颗粒物种Al的含量显著高于北方河流颗粒物,而颗粒物种K、Na的含量则是北方河流高于南方河流。 第一节 河流泥沙水质评价 2、河流泥沙的粒径组成 a. 常用的粒径定义和计算方法 等容粒径:与泥沙颗粒体积相同的球体直径 筛分粒径 如果泥沙颗粒较细,一般可以采用筛析法确定其粒径。设颗粒最后停留在孔径而D1的筛网上,此前通过了孔径为D2的筛网,则可以确定颗粒的粒径范围为:D1DD2。再用平均值法求颗粒直径。 沉降粒径 对于颗粒小于0.1mm的细沙,由于各种原因难以用筛析法确定其粒径,而必须用水析法测量颗粒在静水中的沉速,然后按照球体粒径与沉速的关系式,求出与泥沙颗粒相同等球体直径。 第一节 河流泥沙水质评价 b. 泥沙颗粒的粒径分布 泥沙颗粒的粒径分布可以用不同粒径的泥沙在泥沙总体中所占的重量比来表示。 若以粒径为横坐标,以重量百分比为纵坐标,把各组粒径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以直方图形式点绘于图中,所得到的图形称为频率直方图(或频率柱状图)。对于颗粒粒径分级很小的情况,频率直方图可以连成光滑曲线,称为频率曲线。 第一节 河流泥沙水质评价 颗粒的形状 泥沙颗粒的最初形状取决于岩石母质和风化作用,随后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而不断改变其形状,改变的程度或最终形成的形状取决于搬运介质。 岩石碎屑的圆度在流水搬运初期迅速增加,然后其增加速度变缓,直至完全变圆为止,即砾石的磨损速度随着圆度增加而减少;而其球度则以一个缓慢而稳定的速度增加。 第一节 河流泥沙水质评价 颗粒的密度、容重和相对密度 颗粒密度(ρs):单位体积颗粒的质量 泥沙相对密度:固体颗粒重量与同体积4℃水的重量之比。 容重(γs):泥沙颗粒的实有重量与实有体积之比,单位为t/m3、kg/m3或g/cm3 淤积物干容重( γs’):单位体积的沙样干燥后的重量成为干容重,单位可取kg/m3或g/cm3 淤积孔隙率(e):是孔隙体积与淤积物总体积之比, 孔隙比(ne):土体中的孔隙体积与固体颗粒体积之比 γs’= γs (1-e) 第一节 河流泥沙水质评价 二、泥沙的分布与运动规律(河流泥沙动力学) 三、水体的泥沙评价 水体的泥沙评价主要包括含沙量、输沙量和泥沙淤积量的计算与评价。 (一)含沙量评价 含沙量通常用体积比浓度和质量含沙量来表示。 体积比浓度:Sv=泥沙颗粒体积/浑水体积 质量含沙量(kg/m3):Sw=泥沙质量/浑水体积 浑水的容重γm与质量含沙量Sw和体积比浓度Sv的关系分别为: Sw= γm? Sv 在实际中常用几种代表性的水流挟沙力经验公式表达河流断面的平均含沙量。 第一节 河流泥沙水质评价 (二)输沙量评价 河流悬移质输沙量可由含沙量平均值、挟沙力和含沙量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