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延龄《伤寒论与医学现象》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蕴玉而山晖,水怀珠而川媚(陆机《文赋》 有诸内必形诸外(《黄帝内经》) 由外揆内,无弗可知也(张景岳?) 《伤寒论》与医学现象 北京中医药大学 傅延龄 fuyanling@bucm.edu.cn 一、导论:象、现象及医学现象 1. 象 韩非子:“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 《韩非子·解老》 云南楚雄恐龙:人希见生龙也,而得死象龙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 刑事相貌学-颅像还原技术:以出土人类骨骼为依据,还原死人生前的身材与相貌 辽宁赵成文教授,“刑事相貌学”奠基人,是研究“象”的专家 赵成文教授将西夏女尸还原,让今天的人们看到了3800年前的楼兰美女,一张她40岁左右的画像,还有一张她18岁的芳容。 马王堆汉墓女尸辛追夫人 埃及少年法老像 2. 象的本义 人们在没有全面直接面对“原物”的情况下,以已知的原物部分的特征、特性和信息为依据,在大脑里构思、推想出来的原物的图像;象是人脑的产物。 原物的特征、特性 对原物还原形成的图像 推想、构想 3. 本义象的三个相关要素 原物(生象):本原事物,目标事物,我也称之为“本物”。 依据(死象之骨):认识的依据,为原物的一些材料。 意象(意想的大象):人脑依据原物的一些材料,对原物的构图。 4. 象之含义的延伸与演变 脑内的象→脑外的象: 大象之象 恐龙之象 楼兰美女和辛追夫人的像 器物(有形之物)的象→非器物(无形之物)的象: 气的象:春生秋收,地气上为云,天气降为雨 神的象:喜悦、愁苦、恐惧之象 韩非子概念?见乃谓之象(易经·系辞) 本物显现到外部的图形、表征、信息…… 5. 象的定义 事物内部运动、变化在外部的,能为人感知的征象、表现;任何能为人感知的自然或社会征象、表现,皆可谓之象。 象非本物。 象也称为现象(所现之象)。 6. 象的普遍性:万物皆有象 “物生而后有象。”(《左传》) 月之圆缺、斗转星移:天象 天之风雨雷电:气象 植物的春华秋实:物候 人之老老幼幼、爱人人爱:人类社会现象 7. 医学现象 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2,280,000篇: ? 试论民歌诗词中的医学现象 俗语中的医学现象:以毒攻毒 三个现代医学现象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请高手解释一下这里面的医学现象 五行解释医学现象 对伪医学现象的思考 中医学派:中医历史发展中极为突出的医学现象 《伤寒论》时间医学现象及七日节律现象机理的研究 痣是什么样医学现象 《绝情修真之艳遇不断》卷一龙组风云 第十章 奇怪的医学现象 …… 医学现象的定义 与医学密切相关的现象,包括(1)生命现象(生理的和病理的现象),(2)人类医学行为现象(主要为医护行为): 生理现象:如呼吸、睡眠、喜怒…… 疾病现象:如症状、体征、传变…… 诊疗现象:如辨证、施治、护理…… 疗效现象:如好转、加重、眩暝…… 学术现象:如观点、学说、流派…… 8.医学现象学:研究医学现象的学问 疾病现象 疾病现象检测 疾病现象表述 疾病现象机理及其规律 疾病现象调控 医护现象 药物、方剂、针灸、食疗、护理…… 医学科学研究现象 9.医学现象学与症状学 症、状的意思与现象相同。 医学现象不等于症状,医学现象不仅仅是症状,故医学现象学也不是症状学。 症状学是医学现象学的一个最为主要的部分,一个分支。 二、《伤寒论》中的医学现象 《伤寒论》中的医学现象 《伤寒论》中的疾病现象 《伤寒论》中的辨证施治现象 《伤寒论》中的医学语言现象 《伤寒论》中的其它医学现象 1.《伤寒论》中的疾病现象 (1)疾病的静态脉症 脉症(脉证):疾病的表现 单一的脉症 二个以上脉症的组合 发热、恶寒、汗出 心下痞,呕吐下利 不大便、脉沉(有力) 汤证 对某个方剂具有高度敏感性的病证 其表现形式是结构相对固定的一组症状 桂枝汤证 柴胡汤证 通常就是指经方汤证,《伤寒论》、《金匮要略》描述者 一个方剂可以治很多病证,不宜理解为汤证的表现形式是多变的 桂枝汤:太阳中风、营卫不和、脾胃虚弱、肝脾不和 马亨道庚戍春病发热头疼,鼻鸣恶心,自汗恶风,宛然桂枝证也。时贼破仪征三日矣,市无芍药。自诣圃园采芍药以和剂。一医曰,此赤芍药耳,安可用也。予曰,此正当用。再啜而微汗解。 ----许叔微《伤寒九十论》 汤证举隅 (2)疾病的动态变化 传变 传变的各种形式:循经传、越经传、表里传、并病、日传一经、再经 病因的变化 好转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