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
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
热:热病,泛指一切外感发热性疾病。
[篇 解]
本篇是《内经》中理论最系统的热病学文献,论述了热病伤寒的病因、病机、症状、传变、治疗、预后和禁忌,故以“热论”名篇。
1.掌握热病伤寒的概念、预后和一般治疗原则。
2.掌握热病伤寒的传变规律和六经病证特点。
3.熟悉热病的遗留、复发和禁忌。
[学习要求]
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1]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岐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2]。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3]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原 文]
1.伤寒:病名,因感于寒邪而名之,是外感热病的代表性疾病或为热病的总称。
2.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巨阳即太阳,诸阳指督脉和各阳脉,属为会集、集合之意,风府是督脉之穴。太阳经统率人身的阳经,其经脉连于风府。督脉总督诸阳,所以太阳经主持人身阳经之气。
3.两感:表里两经同时感受邪气发病,例如太阳与少阴两感,阳明与太阴两感,少阳与厥阴两感。
一、热病伤寒的含义与转归
《素问·热论》首先提出了“伤寒”的病名,并认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可能是因为在当时流行的热病中,因寒而发者较多,而居于主导地位。
晚于《内经》的《难经·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认为伤寒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是由感受四时邪气引起的外感性热病;狭义伤寒,是由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性热病。
1.关于热病伤寒
【理论阐释】
(1)预后判断:外感性热病的预后有两种,即非两感于寒者“热虽甚不死”,而“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2)机理:热甚是寒邪束表,汗孔闭塞,卫气内郁,邪正交争所致。对于顺传者,只要正确使用汗、泄之法,使邪有出路,便会汗出身凉,诸症消失,所以热虽甚不死。
两感于寒属于逆传,表里两经同时受邪,邪气旺盛而正气大虚,正不胜邪,所以“必不免于死”。限于历史条件,当时伤寒的死症较多,所以古医家有这样的结论。
2.热病预后的判断
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伤寒一日[1],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2]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3],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4]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5]而嗌干[6]。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
[原 文]
二、伤寒的六经传变和证候
1.一日:一日与下文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皆指外感热病传变的次序及发展的阶段,不能拘泥于具体的日数。
2.不得卧:阳明受邪,经气壅滞,影响到腑,使胃不和,所以不得卧。《素问·逆调论》:“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
3.少阳主胆:《甲乙经》、《太素》均作骨,是。《灵枢·经脉》 “胆足少阳之脉……是主骨所生病者”可证。少阳主骨与上文阳明主肉相对,仅示疾病之层次而已。
4.未入于脏:人体的经脉,阳经属腑,阴经连脏。未入于脏,说明邪气未及于三阴,仍在肌表,故可汗而已。
5.腹满:热结于内,大便不通。
6.嗌干:嗌,即咽。嗌干,即咽干。
--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挟鼻络目)
--胸胁痛而耳聋(循胁络耳)
--头项痛,腰脊强(从巅入脑,下项,挟脊抵腰中)
太阳经
阳明经
少阳经
--口燥,舌干而渴(贯肾,络于肺,系舌本)
六经热病经脉与主症关系
-- 腹满而嗌干(布胃中,络于嗌)
少阴经
-- 烦满,囊缩(循阴器,络于肝)
太阴经
厥阴经
[理论要点]
本篇所举六经症状,虽不能概括所有外感热病症状,但具有两个明显特点:
一、六经的症状表现都与各经脉的循行部位密切相关。
二、本篇所举六经病症,皆系热证、实证,无寒证、虚证。
其中,三阳病为表实热证,三阴病为里实热证。
本段六经分证的思想为《伤寒论》六经辨证奠定了理论基础。《伤寒论》补充了虚证和寒证,所论三阳病为表、热、实证,三阴病为里、虚、寒证,且将六经病证由经脉进而联系到脏腑,充分反映出《伤寒论》对本篇理论的继承、发展与应用。《热论》的三阴证相当于《伤寒论》的阳明腑实证和少阴热化证、厥阴厥热胜复的热证。
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北京市十二中初三(上)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pdf VIP
- 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各章节知识点归纳复习提纲.doc
- 海鲜市场项目可行性研究幻灯片.pptx VIP
- 微电网能量管理:技术、策略与发展路径探究.docx VIP
- 某污水处理工艺设备安装施工方案.docx VIP
- 理智与情感:爱情的心理文化之旅 智慧树网课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03.1 20CS03-1 一体化预制泵站选用与安装(一).docx VIP
- 2025年公司组织架构图及各部门职能要求模板参考(架构图可编辑).pdf VIP
- 级配碎石施工技术课件.ppt VIP
- 神话传说故事与中国文化 智慧树 知到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