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战略与我国卫生事业发展2015试题.ppt

预防医学战略与我国卫生事业发展2015试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预防医学概论》课程 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陈 律 预防医学战略及 我国卫生事业发展 预防医学战略 一、战略地位 1.社会历史地位 2.全球战略思想 3.预防保健策略 二、社会作用 1.疾病预防控制 2.卫生监督执法 3.卫生事业管理 三、21世纪公共卫生面临的挑战 预防医学 定义:以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宏观与微观的技术手段,研究健康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阐明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相互关系,制定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为目标的一门医学科学。 预防医学是从医学科学体系中分化出来的,它是研究预防和消灭病害,讲究卫生,增强体质,改善和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产环境和生活条件的科学。与临床医学不同之处在于:以人群为对象,而不是仅限于以个体为对象。现如今许多医学问题的真正彻底解决,不可能离开群体和群体医学方法。 预防医学特点: 1.服务对象 — 群体 (主要是健康人群与亚健康状态人群) 2.研究重点 —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3.工作对策 — 积极主动(预防或消除有害因素) 4.研究方法 — 微观与宏观相结合 预防医学核心: 1.防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2.保健---“增进健康,延长寿命” 预防医学重点: 病因预防 预防保健策略: 1.初级卫生保健(公共卫生措施) 2.综合预防(“三级”预防) 一、预防医学战略 社会历史地位 全球战略思想 预防保健策略 初级卫生保健 三级预防战略 世界公共卫生相关的活动日 世界卫生组织 预防思想起源 卫生工作方针 预防保健成就 社会历史地位 预防思想起源 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1世纪(夏商时期) --“凿井而饮” 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1年(周代) --“护井公约”和“除虫灭鼠” 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汉时期) --“下水道”、“厕所”、“洒水车”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皇帝内经》 建国初期(1950、1952年)提出: 面向工农兵 预防为主 团结中西医 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我国卫生工作方针 1991年第7届全国人大会议进一步明确的卫生工作方针: 预防为主 依靠科技进步 动员全社会参与 中西医并重 为人民健康服务 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 1996年12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 以农村为重点 预防为主 中西医并重 依靠科技与教育 动员全社会参与 为人民健康服务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战略重点 基本策略 根本宗旨 1.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1)总死亡率: 1949年 20‰ 2011年 7.14‰ (2)婴儿死亡率: 1949年 200‰ 2011年 12.1‰ (3)期望寿命: 解放前 35岁 1981年 67.9岁 1990年 68.6岁 2000年 71.4岁 2010年 73.5岁(男71.3,女75.9) (4)传染病发病率: 1985年 872.3/10万 2011年 241.44/10万(28种传染病) 注:数据来源于《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 预防保健工作成就 2.公共卫生能力建设明显增强 (1)预防保健机构数(个): 注:数据摘自“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 机构名称 年份 1950 1980 1990 2010 2011 妇幼保健所(院) 426 2745 3148 3025 3036 专科疾病防治机构(院、所) 30 1138 1781 1274 1294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防疫站) 61 3105 3618 3513 3481 卫生监督所 2992 3022 (2)公共卫生人才: 注:数据摘自“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