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知识的学习
第十章 知识的学习
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
王兴超
Email:wangxch9@126.com
第一节 知识与知识学习
一、知识的概述
从哲学角度看
知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应,是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认识。表现为主体对事物感性知觉或表象,属于感性知识;表现为关于事物的概念或规律,则属于理性知识。
第一节 知识与知识学习
一、知识的概述
从心理学角度看
狭义:指能储存在语言文字符号或言语活动中的信息或意义,如各门学科的事实、概念、公式、定理等。
广义:指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一切信息及其组织。
第一节 知识与知识学习
二、知识的分类
教育实践的分类
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物理知识等
奥苏贝尔
表征学习(词汇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规则学习和问题解决。
第一节 知识与知识学习
加涅
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
安德森
陈述性知识:是什么的知识(为狭义的知识)
程序性知识:如何做的知识(包括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
第二节 两类知识的学习
一、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内涵
概念: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事实、规则、态度等。
理解:陈述性知识以命题和命题网络来表征。
第二节 两类知识的学习
学习机制
1.陈述性知识的获得和贮存
获得的环节:
①联结
②精加工
③组织
2.陈述性知识的巩固
3.陈述性知识的提取和建构
第二节 两类知识的学习
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条件
1.对新知识的积极关注
2.对相关旧命题(知识)主动、有效的提取
3.合理使用工作记忆的有限容量
4.充分的精加工
5.必要的复习
6.及时组织和系统化
第二节 两类知识的学习
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内涵
定义: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
表征方式:程序性知识在头脑中是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来表征的。产生式的一般形式是“如果(IF)……那么(THEN)……”。
第二节 两类知识的学习
获得过程:
第一阶段:陈述性阶段,学生首先学习用陈述性知识表达的程序性知识。
第二节 两类知识的学习
获得过程:
第二阶段:程序化阶段,经过大量练习,使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并进一步将小的产生式形成产生式系统,操作程序准确性和速度上均得到不断提高,直到成为高度灵活、纯熟的技能。
第二节 两类知识的学习
获得过程:
第三阶段:合成阶段,把若干个产生式合成一个产生式,把简单的产生式合成为复杂的产生式。使之成为一个巩固的技能组块。
第三节 知识的记忆(保持)
什么是记忆(memory)?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第三节 知识的记忆(保持)
感觉记忆:是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时间内保持下的记忆。
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存贮时间约为0.25秒-2秒。
第三节 知识的记忆(保持)
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2分钟。
短时记忆包括:直接记忆和工作记忆。
第三节 知识的记忆(保持)
直接记忆是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容量有限7±2,没有及时复述就会消失。
工作记忆是指长时记忆中存贮的、正在使用的信息,是将存贮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提取出来解决当前问题的过程。
第三节 知识的记忆(保持)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
长时记忆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是终身,没有容量限制。
第三节 知识的记忆(保持)
记忆的基本环节
编码(识记):是人们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
保持(存储):是把记忆内容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反之为,遗忘。
提取:指从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程,包括再认和回忆。
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
感觉
登记
短时记忆
长
时
记
忆
刺激
注意
精细复述
提取
遗忘?
维持复述
遗忘
遗忘
行为反应
第三节 知识的记忆(保持)
遗忘(Forgetting)
指最初的记忆痕迹无效或有效,而最终的结果未能进入记忆系统,使以往的经验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产生错误的再认或回忆。
遗忘的影响因素
时间因素: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识记材料的性质:意义 、兴趣
识记材料的数量
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
学习程度:过度学习
第三节 知识的记忆(保持)
遗忘的影响因素
1、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曲线:艾宾浩斯拿自己作为测试对象的,他得出了一些关于记忆的结论。他选用了一些根本没有意义的音节,也就是那些不能拼出单词来的众多字母的组合,比如asww,cfhhj,ijikmb,rfyjbc等等。他经过对自己的测试,得到了一些数据。
第三节 知识的记忆(保持)
遗忘的影响因素
1、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曲线:艾宾浩斯拿自己作为测试对象的,他得出了一些关于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