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六个康熙帝的故事ppt.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个康熙帝的故事ppt

六个康熙帝的故事ppt 段 新 (网名:duanxinxyz) 摘 要 本ppt 讲述了6个康熙皇帝的故事:1. 掌掴贴身侍卫; 2. 决心传位雍正;3.重用幕僚周培公;4.“改金口”放弃派巡按;5.误取“泸定”铁索桥名;6.《康熙王朝》台词的现实意义。 目 录 1.掌掴贴身侍卫/4 2.决心传位雍正/6 3.重用幕僚周培公/8 4.“改金口”放弃派巡按/10 5.误取“泸定”铁索桥名/12 6.《康熙王朝》台词的现实意义/14 1.掌掴贴身侍卫 康熙携贴身侍卫魏东亭微服私访,途经永定河时遇到昏官朱甫祥落水,康熙在旁鼓掌大笑。朱甫祥并不认得康熙,勃然大怒命令道:“把这个没调教的王八羔子拿下!”康熙瞪一眼立魏东亭,扬手就是一巴掌:“主辱臣死,难道你要朕亲自动手!”魏东亭狠狠收拾了欺君罔上的朱甫祥。 事后,康熙自感当众掌掴魏东亭多有不妥,便主动道歉:“朕一向以仁待下,却不想今日一怒之下,失手打了你!”魏东亭跪下说道:“主子无端受辱,是奴才的过失!” 康熙挽着魏东亭:“你说的是实话,不过朕确有委屈你的地方,难道你不怨朕薄待你?”魏东亭忙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别说您并无薄待奴才之处,即或有,我也应当反躬自咎,将功补过,岂能生怨上之心?” “嗯,你这样很好,但你终究不知朕的深意——眼下,四方不靖,国步维艰,朕的身边离不开你,你要吃得起这个亏。”康熙这一番抚慰,说得情真意切,入情入理。 1.掌掴贴身侍卫 点评: 康熙身为一国之君,对于自己的失手行为自责不已,言语之间透露着歉意,尽是肺腑之言,深深感动着魏东亭。魏东亭也站在自己的角度,揽过于己,极力为康熙开脱,表现了一派赤诚,亦是心声吐露。 主仆二人坦诚相待,倾吐真言,情真意切,尤其是康熙一番肺腑之言,不但消弭不快,而且更加坚定了魏东亭马首是瞻的忠心。 2.决心传位雍正 清初,康熙的十几个儿子都盯着皇位不放,闹得乌烟瘴气。他的儿子个个都有本事,定谁接班都有道理,康熙很纠结。 这时,有大臣进言说:“立储难决看皇孙。”康熙顿时如醍醐灌顶,毫不犹豫选定了四阿哥胤稹,因为他最钟爱也最看好的孙子弘历,就是胤稹的儿子。 因为这一句话,康熙下定决心传位于胤稹,也就是雍正。 2.决心传位雍正 点评: 历史证明,这个决定是多么的正确。这位大臣能说动康熙,是因为他不仅有识人之能,而且有长远的目光。这样的话自然有分量。 话有分量,就能一字千钧,一句顶一万句。而能说出有分量话的人,得益于其具有超于常人的思想境界,高瞻远瞩的视野见地,豁达宽阔的心胸襟怀。这样的人,常使我们心怀敬意,虽不能至,却心向往之。 3.重用幕僚周培公 周培公开始在图海手下做幕僚。三藩叛乱,康熙命图海去攻打王辅臣。图海要带几位幕僚去前线,大家觉得王辅臣手下兵多将广、骁勇善战,此去凶多吉少,纷纷称病。只有周培公主动向图海献计献策。 到了前线,图海的兵力比不过王辅臣,胜算不大。周培公主动提出说服王辅臣投降,有人嘲笑周培公:“你不过是幕僚,又不是将军,何必如此卖命!”周培公笑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难道我周培公这辈子就只能做个幕僚吗?”他只身前往,靠三寸之舌令王辅臣投降。 周培公的大才被康熙得知,受到重用,在平定三藩和察哈尔战斗中屡立奇功,成为康熙最重要的谋臣之一。 3.重用幕僚周培公 点评: 别的幕僚,只想安安稳稳地做好现在的工作,对于危险的事,对于分外的工作敬而远之。而周培公却有远大抱负,他不把战争当作危险,反而将其视为机会,努力付出。 如果你只想拿眼下一点工资,那么你多干一点活都会觉得委屈;可如果你想得到更大发展,想在职场中出人头地,你就会明白眼下的付出是在为将来积蓄资本,你还会害怕付出吗?人有多大志向,决定了他在职场上愿意付出多少。 4.“改金口”放弃派巡按 康熙亲政后,准备派遣满族三品以上大臣巡按全国各省。朝中官吏都不敢作声,而状元出身、时任国子监祭酒的徐元文,独自反对,极力上谏。 徐元文侃侃而谈:“皇上挑选巡按时,自然是妙极一时之选,肯定是最佳人选,但是百密难免一疏。何况人往往有见利忘义的一面,没有出京常在皇上身边,亲受教诲,即使是庸才也能做到清正廉洁。可一旦衔命出使,远离在外,非真有操行者是不能始终如一的。何况所派的几十个人中,怎能做到人人都坚守节操,清正廉政呢?假使其中有一个人品行不好,那么至少就有一省深受其害。” 康熙听了,默然良久,觉得徐元文说得在理,最后终于改了“金口”,放弃了派巡按这个决定。 4.“改金口”放弃派巡按 点评: 面对康熙诘问,徐元文首先承认前朝制度事实存在,康熙所派之人也是好官,如此就不至让康熙生气。接着他话锋一转,指出前朝跟当朝的制度不能混为一谈,而那些官员不在康熙身边也可能会乱来,徐元文大胆假设出最坏的结果,将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一踢给康熙。康熙权衡利弊之后,自然要收回成命。 论

文档评论(0)

cbf967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