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历史悠久。如果从《诗经》
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古人把自己的所
见所闻、所思所感写成诗歌(“诗言志”)。那么,我
们如何穿越时空去理解那些诗歌的内容和主旨呢?
其实,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就提出了一个基本方法----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
方法。
一.单元学习目标:
1.学习运用一定方法(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等方法)来分析中国古典诗歌的内容和主旨,深切感受其中所包孕的美(意蕴美和情感美)。
2.拓展文学和文化视野,进一步提高对古典诗词的审美鉴赏能力,巩固诗词鉴赏应试能力。
3.培养合作探究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单元内容及学情分析 :
1.本单元共选10篇古典诗词,分为“赏析示例”(1篇)“自主赏析”(4篇)和“推荐作品”(5篇)三大部分,内容主要以典范的唐宋诗词为主,还有魏晋与明清的作品,跨度较大,层次及形式也较为多样。
2.根据本单元安排的选修内容,其中《长恨歌》和《湘夫人》内容较多,且鉴赏有一定的难度,这两首诗可先由老师导引讲解为主来作为过渡。
3.“自主赏析部分”的其余几篇诗词由老师列示鉴赏基本内容,给同学提供课题,同学进行分组探究,然后课堂进行交流,老师适当引导同学们拓宽加深。
意:①作者之意;②读者之意。
志:作者之志,作品之志。
逆:①迎受、接纳;②考证、探究;③追溯、反求。
读者以“己意”去“逆”作者作品之“志”
----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
三、理论指导之以“意”逆“志”:
以意逆志
体会、感悟、经验、联想、想像等
猜测、推想
创作动机、中心、主旨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想一想:这首诗歌体现的是诗人怎样的愿望?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这一愿望的?
3、究竟是怎样的图景让诗人有如此的愿望?试结合你的体验和感受描绘诗中的图画。
山居秋暝míng(唐-王维)
空山新雨
明月清泉
竹喧莲动
浣女归舟
1、这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所写。诗歌写秋晚山景,借以表达作者对纯朴安静、闲适愉悦的山野生活的赞美和热爱。诗人描绘了山中秋雨过后清朗明净的月夜:松间的明月、石上的清泉、竹林中的浣女、溪水中的渔舟有机地构成了一幅明丽的画图。
2、这是王维山水诗中的名篇。雨后秋山的明快舒朗、清新明丽的环境构成了全诗的基调。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四、理论指导之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之说是孟子在《孟子·万章下》中提出来的说法:“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其意思是说,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知人论世就是:
----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
----了解作者生活的环境和时代
是故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人之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
——王国维
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 ——鲁迅
知人论世
了解
作者与人物
考察
作者生活的时代、社会,生平与身世
1.诗人不同,诗风各异
李白——豪放飘逸 (壮美,丰富多彩,变化万千,雄伟瑰丽,奔放豪迈 )
例:“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杜甫——沉郁顿挫(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语意的停顿挫折。)
例:“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境遇不同,诗情有别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两首词表达的情感以及作品风格有什么不同?
2.导致诗人不同情感的原因是什么?
1.两首词表达的情感以及作品风格有什么不同?
《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风格清新明快,不事雕琢,给人以美的享受。
《声声慢》是诗人写与丈夫赵明诚分别后的思念与孤寂之情。诗歌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闻培训2概念.ppt
- 职业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保证试题.ppt
- 新五年规划概念.ppt
- 新五数下七折线统计图p106例2概念.ppt
- 新湘教版3.1平面直角坐标系概念.ppt
- 新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3.1.2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简单应用概念.ppt
- 新消规-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问题讨论B-徐稳龙-2014.11概念.ppt
- 新学期心态调整概念.ppt
- 新业态项目投资融资决策概念.ppt
-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十一课公正处理民事关系试题.ppt
- 2024年头灯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澳代巴豆酸乙酯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水污染防治设备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纸卷包装输送系统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湿疹药物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家用通风电器具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数字模拟混合输出仪表通讯模板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计算器及货币专用设备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手工制纸及纸板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抗生素类药物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