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节1、能量(25张)要点.pptx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课程 第二节 能量及宏观营养素 一、能 量 --生命存在的基本需要 1.能量单位 营养学上使用的能量单位,多年来一直用卡或千卡,1kcal指1000克纯水的温度由15℃升到16℃所需的能量。 现在国际和我国通用的能量单位是焦耳,1J 指用1牛顿力把1kg物体移动1m所需的能量。 热能单位的换算关系: 1kcal=4.184kJ 1kJ=0.239kcal 1000kcal=4.184MJ 1MJ=239kcal 2.能量来源 (1)产能营养素:人体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三者统称为“产能营养素”或“热源质”。 在我国,一般所需能量约60%以上是由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提供的;40%~50%来自体内的脂肪;特殊情况下,蛋白质供能维持必要的生理功能。 (2)食物的卡价 即每克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氧化所产生的能量值称为“食物的热价”或“食物的能量卡价”,亦称“能量系数”。 据用“弹式热量计体外燃烧试验推算体内氧化产生的能量值为:1g碳水化合物17.15kj(4.0kcal); 1g脂肪为39.54kj(9.45kcal); 1g蛋白质为18.2kj(4.35kcal)。 “生理卡价”: 1g碳水化合物:16.81kj(4.0kcal); 1g脂肪为37.56kj(9.0kcal); 1g蛋白质为16.74kj(4.0kcal)。 (3)能量来源分配 根据我国的饮食习惯,成人碳水化合物以占总能量的55%~65%,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0%~15%为宜。 3.能量消耗 人体的能量消耗包括:四个方面 (1)基础代谢 (2)体力活动 (3)食物热效应(TEF),(食物特殊动力作用SDA) (4)生长发育及孕妇乳母对能量的需求 (1)基础代谢 基础代谢(BM):人体维持生命的所有器官基本的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最低能量。 基础代谢率(BMR):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 1)基础代谢的测量方法 ①气体代谢法:根据氧的消耗量推算能量消耗量。 ②用体表面积计算: 基础代谢=体表面积(A)×基础代谢率×24 男性:A=0.00607H+0.0127W-0.0698 女性:A=0.00568H+0.0126W-0.0461 其中:A——体表面积,m2 H——身高,cm W——体重,kg 练习 一16岁女孩,身高160cm,体重50kg,请计算出该女孩的基础代谢是多少kcal/h? A=0.00568×160+0.0126×50-0.0461=1.4927 基础代谢=1.4927×43.4×24=1554.80 2)基础代谢的影响因素 体表面积:年龄越小、瘦高者,面积大 年龄:婴幼儿青春期成人 性别:男女 内分泌(激素水平):如甲亢与甲减 季节: 寒冷或酷暑,都增加 劳动(活动)强度: 高劳动(活动)强度低劳动(活动)强度 (2)体力活动 是能量消耗的主要部分 使体力活动能量消耗增加的因素有: ①肌肉的发达者 ②体重越重者 ③劳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 ④工作熟练程度差 (3)食物热效应(TEF) 指由于进食而引起能量消耗增加的情况。又称食物特殊动力作用(SDA)。 不同营养素的TEF耗能情况: ①进食碳水化合物,能量消耗增加5~6%(在高原缺氧时,能提高耐氧能力) ②进食脂肪,增加4~5% ③进食蛋白质,比原来的基础代谢增加30~40% ④混合食物大约增加为基础代谢10% (4)生长发育及孕妇、乳母对能量的需求 如:妊娠、哺乳, 情绪激动、烦躁, 精神躁动等。 4.能量需要量及膳食参考摄入量 (1)能量需要量的确定 能量需要量= 基础代谢率(BMR)×体力活动水平(PAL) (2)膳食能量推荐摄入量 5.能量的食物来源 粮谷类、薯类含碳水化合物较多,是膳食能量最经济的来源 附:能量代谢状况的评价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 评价:低于理想体重的10%,轻度缺乏; 低于理想体重的10~20%,中度缺乏; 低于理想体重的30%,严重缺乏; 低于理想体重的40%,危及生命。 反之:超重(超过10%), 肥胖(超20%)则认为是营养性肥胖。 BMI=体重(kg)/身高2(m2) WTO的限值为:正常18.5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