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考点解读
知识一、激素调节的发现、作用特点
一、促胰液素的发现
1.法国学者沃泰默的实验
(1)沃泰默的实验假设
胃酸刺激小肠的神经,神经将兴奋传给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
(2)实验过程
(3)实验结论
将盐酸注入小肠肠腔引起胰液分泌是一个十分顽固的神经反射。
(4)实验讨论
①实验过程中利用稀盐酸的目的是为了模拟人体胃酸流入小肠,对小肠上皮细胞形成刺激。
②沃泰默的实验中设置了两个对照:a.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血液中不会引起胰液的分泌,目的是排除胰液的分泌是由于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了胃酸进入血液,再通过血液运输到胰腺,直接刺激胰腺而引起的这种可能性;b.去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留下血管,再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仍能促进胰液分泌。设置的目的是想证明胰液分泌的原因是由于胰腺接受了由神经传来的由小肠受胃酸刺激而产生的兴奋的作用。但是该对照实验没有出现沃泰默所设想的结果。由于他缺乏质疑,没有进一步大胆假设,失去了成功的机会。
2.英国科学家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
(1)实验假设
胰液的分泌不是神经调节,而是化学调节——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化学物质,进入血液,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分泌。
(2)实验过程
(3)实验结论
在稀盐酸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促胰液素,引起胰液的分泌。
(4)实验讨论
该实验的对照是沃泰默所做的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血液中,不会引起胰液的分泌。
促胰液素发现的意义:导致激素调节的发现。
二、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
三、作用特点:
(1)微量和高效: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却能产生显著的生理效应,这是由于激素的作用被逐级放大的结果。
(2)通过体液运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激素弥散到体液中,由血液来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它能选择性地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4)激素在体内不断地发生代谢失活,激素一经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从而保证机体调节适应多变的环境。
知识二、人体的主要激素及生理作用
内分泌腺
(或细胞)
激素名称
化学性质
作用部位
生理作用
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多肽
肾小管、
集合管
促进肾小管、
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
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
垂体
生长激素
蛋白质
全身
促进生长、主要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促性腺激素
性腺
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
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氨基酸衍生物
全身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胸腺
胸腺激素
多肽
免疫
调节T细胞发育、分化和成熟,同时还进入血液影响免疫器官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肾上腺
髓质
肾上腺素
氨基酸衍生物
全身
促进新陈代谢,
促进肝糖原分解,升高血糖浓度
皮质
皮质激素
固醇
肝脏、肾脏等器官
调节水盐平衡
胰
岛
A细胞
胰高血糖素
多肽
肝脏
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升高血糖浓度
B细胞
胰岛素
蛋白质
全身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降低血糖浓度,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
性腺
睾丸
雄性激素
固醇
全身
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精子的生成,激发并维持雄性的第二性征
卵巢
雌性激素
固醇
全身
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卵细胞的生成,激发并维持雌性的第二性征和正常性周期
孕激素
卵巢、
乳腺
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的生长发育,为受精卵着床和泌乳准备条件
特别提示:激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①协同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如: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都有升高血糖的作用;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对生长发育的作用。
②拮抗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如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之间对血糖浓度的调节作用则表现出拮抗作用。
知识三、激素调节的实例
一、血糖的平衡与调节
1、血糖的含义:血浆中的葡萄糖(正常人空腹时的血糖浓度是0.8~1.2g/L)
2、血糖的来源和去向分析
①血糖的来源有a、b、c三条途径,其中主要来源是a,即消化、吸收食物中的糖类;去路有d、e、f三条途径,其中主要去路为d,即机体细胞氧化分解葡萄糖,为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体现了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
②d过程进行的场所: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③由糖类转化的某些氨基酸只能是非必需氨基酸,是通过转氨基作用形成的。
④若A为血糖、B为糖原,则A→B中B既可为肝糖原也可为肌糖原,而B→A或AB中B只能代表肝糖原。
3、血糖调节过程图解:
解读:调节血糖浓度的主要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中胰岛素是唯一的降糖激素,它可通过增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要点.ppt
- 第二节 食物链和食物网要点.ppt
- 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要点.ppt
- 第二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要点.ppt
-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要点.ppt
- 第二节:二力平衡要点.ppt
- 第二节__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要点.ppt
- 第二节__种子植物要点.ppt
- 第二节_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要点.ppt
- 第二节_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要点.ppt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完整答案(全优).docx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docx
-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技术创新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的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报告.docx
- 2024-2025学年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图版(北京)(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年文化娱乐行业消费者行为与市场细分创新案例报告.docx
- LV品牌2025年全球市场动态与消费者溢价偏好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师职业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docx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完整答案(各地真题).docx
- 聚焦2025年全球创新药研发:生物制药与化学制药对比分析报告.docx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完整答案(各地真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