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一代油气混输泵装置及油田高效节能大排量注水泵-张生昌绪论.ppt

新一代油气混输泵装置及油田高效节能大排量注水泵-张生昌绪论.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缸双作用油气混输泵装置 宁波合力机泵有限公司 浙江工业大学 目 录 一、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主要研发工作与创新点 四、3DP系列典型样机与系列产品 五、工业性试验 六、用户意见 一.背景和意义 全球每年排空燃烧数千亿方伴生气 我国年产伴生气远超100亿方,70%以上排空或燃烧 国务院、中石油、中石化与中海油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中,明确规定要实现油气伴生井天然气的回收利用 油气混输新工艺优点 实现油气全密闭集输 降低井口回压,增加产量 减少设备,降低投资,方便生产管理 消灭火炬、回收天然气、保护环境 1.油气回收 意义重大 一.背景和意义 油气属两相介质,其混输装备要求同时具有泵与压缩机功能,技术含量高、难度大 液相介质 气相介质 泵 压缩机 气液 混输 两相介质 2.油气混输 世界难题 油气混输工况特征 油气比变化大且不稳定 输送介质温差与粘度变化大 油气介质含杂质多易堵塞 进口与排出压力变化大且不稳定 井下压力、流量不稳定 输油工艺流程难以适应油气混输要求 现有管线老化及优化 20世纪60 ~70年代 , 初步提出和试验 20世纪80 年代,继续开发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得到快速发展 进行全面研究和开发 二.现状与趋势 1.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主要油气混输泵产品结构型式 类型 效率 (%) 含气量(%) 压缩比 密封寿命 (h) 内压缩功能 抗气阻 特性 单螺杆泵 ≤60 ≤50 ≤4 2000~4000 无 差 双螺杆泵 ≤70 ≤90 ≤4 ≤4000 无 差 液环泵 ≤40 ≤80 ≤2 1500~3500 无 差 离心泵 ≤50 ≤40 ≤3 8000~16000 无 差 螺旋轴流泵 ≤70 ≤10 ≤3 1500~3500 无 差 旋涡泵 ≤40 ≤10 ≤2 2000~4000 无 差 专利产品 70~85 ≤100 6~10 ≥4000 有 好 本专利产品与国内外混输泵特性对比汇总表 现有产品: 属单一泵机组 不抗气阻 无内压缩功能 不适用高气液比与高压缩比工况 专利产品: 属往复泵集成装置 抗气阻 具备内压缩功能 适用高含气与高压缩比工况  二.现状与趋势 2.国内外产品对比 三.研发与创新 属于第三代油气混输产品,可解决油气混输世界难题,消灭火炬、回收天然气、保护环境; 同时具备泵与压缩机的功能,适用高含气量(≤100%)、高压缩比工况,高效、高可靠; 具备独特的内压缩功能,排出压力高、压缩比大(8~10)、效率高(70~ 85%)。 突破传统单一泵机组设计理念,采用由三缸双作用往复泵、抗气阻稳压器、喷射回流和控制系统等集成装置设计理念 1.先进设计理念 针对往复式油气混输泵及气液两相单向阀组,开展了如下理论研究与实验工作 往复式油气混输泵组合阀工作特性的仿真分析 高压缩比往复式油气混输泵单向阀特性分析与研 往复式油气混输泵装置内外特性分析 通过上述研究工作 得到并分析了油气介质的气液比、内压缩比、最大开启高度以及弹簧作用力对往复式油气混输泵内外特性的影响 揭示了油气工况下单向阀启闭特征及工作机理 初步总结出气液单向阀设计计算方法,可为气液两相阀组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2.气液单向阀理论 三.研发与创新 3. 泵型创新 主要优势 同时具备泵与压缩机功能 排出压力高(4.0MPa) 压缩比大(6~10) 适用高含气与高压缩比工况 实现产品升级 效率高(70 ~ 85% )   三.研发与创新 突破传统转子式和离心式混输泵结构型式束缚,首次提出了三缸双作用往复泵创新方案,获得专利。 突破往复泵与压缩机单向阀结构型式束缚,首次提出双流道立式单向气液组合阀,获得专利。 4.立式气液组合阀 主要优势 具有往复泵液阀与压缩机气阀功能,且适用油气介质工况 双流道设计、过流好、阻力小 特殊材料、特殊工艺 高精度、气密封性能好 输气功能强、可靠性高 三.研发与创新 主要优势 间距短、弯矩小、受力好 加工方便,节省原材料 滚动轴承取代滑动轴承 滚动运动取代滑动运动、实现技术升级 摩擦功耗小,传动效率高 5.组合式曲轴 二.技术创新 突破现有往复泵曲轴结构型式束缚,首次提出三拐四支点组合式曲轴,获得专利。 三.研发与创新 6.自主知识产权 二.技术创新 NO 专利名称 专利类型 专利号 1 往复式三缸双作用气液两相混输泵 实用新型 ZL201120185986.6 2 三缸往复泵用三拐四支点组合式曲轴 实用新型 ZL201121085719.9 3 往复式气液两相混输泵用立式单向组合阀 实用新型 ZL201120186030.8

文档评论(0)

贪玩蓝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