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 营养学基础
2.1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DRIs的应用
能量
没有能量就没有生命活动
18
一、能量的单位和来源
1、能量单位
① 焦耳(joule,J):1J相当于1牛顿的力使1kg的物质移动1m所消耗的能量。
营养学上常使用千焦耳(kJ)。
② 卡(cal):1cal是使1g纯水由15°C升到16°C所需要的能量。
营养学上常使用千卡(kcal)。
③ 单位换算:1cal=4.184J;1J=0.239 cal
19
2、能量来源(产能营养素)
人体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乙醇也可以产生能量。
3、什么是生理有效能量(能量系数)?
——每克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氧化分解后为机体供给的净能。
20
食物能值:是食物彻底燃烧时所测定的能值,即“物理燃烧值”,或称“总能值”。
生理能值:即机体可利用的能值,在体内,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氧化的最终产物与体外燃烧时相同。
4、食物能值与生理能值
21
三大产能营养素体内、体外氧化产能比较
营养素
(1g)
食物能值
(体外燃烧)
消化吸收率
(%)
生理能值
(体内氧化)
碳水化合物
17.16(4.10)
98
16.81(4.0)
脂肪
39.54(9.45)
95
37.56(9.0)
蛋白质
23.64(5.65)
92
16.74(4.0)
乙醇
29.29(7.0)
100
29.29(7.0)
不同物质的能值kJ/g(kcal/g)
22
怎样计算食物的能量?
首先要知道食物中三大营养素的比例
其次要知道食物的重量
以100 g的瘦牛肉为例:
蛋白质20.2%,脂肪2.3%,碳水化合物1.2%
16.74kJ × 20.2+ 37.6kJ × 2.3+ 16.8kJ × 1 .2= 444kJ
23
5、能量代谢和能量平衡
24
人体怎样调节能量摄入?
体内能量耗竭 启动饥饿信号 进食 满足 终止
对食物的认知、口感等
25
二、人体的能量消耗
人体能量消耗的构成?
——基础代谢
——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
——食物热效应
——生长发育
26
(1)定义:是维持人体最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最低能量消耗。即人体在安静和恒温条件下(一般18~25℃),禁食12小时后,静卧、放松而又清醒时的能量消耗。
(2)测定方法:测定空腹12~16h、睡醒静卧、环境温度18~25°C时的能量消耗。
(3)意义:维持体温、心跳、呼吸、各组织器官和细胞的基本功能。
1、基础代谢 (basal metabolism, BM)
人在静止时是否就不消耗能量?
27
(4)基础代谢率(BMR):
指单位时间内人体单位表面积(m2)或单位体重(kg)基础代谢所消耗的能量。
单位:(kJ/m2·h,kJ/kg·h)
28
① 用体表面积进行计算(已知身高、体重、年龄、性别)
体表面积(m2)=0.00607×身高(cm)+0.0127×体重(kg)-0.0698
(5)计算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
人体基础代谢率
年龄
(岁)
男
女
KJ/m2
Kcal/m2
KJ/m2
Kcal/m2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0
25
221.8
214.6
206.3
197.7
189.9
179.9
177.0
174.9
170.7
164.0
161.5
156.9
53.0
51.3
49.3
47.3
45.2
43.0
42.3
41.8
40.8
39.2
38.6
37.5
221.8
214.2
202.5
200.0
179.1
175.7
168.6
158.8
151.9
1485
147.7
147.3
53.0
51.2
48.4
45.4
42.8
42.0
40.3
37.9
36.3
35.5
35.3
35.2
年龄
(岁)
男
女
KJ/m2
Kcal/m2
KJ/m2
Kcal/m2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154.0
152.7
151.9
151.5
149.8
148.1
146.0
143.9
141.4
138.9
138.1
36.8
36.5
36.3
36.2
35.8
35.4
34.9
34.4
33.8
33.2.
33.0
146.9
146.4
146.0
144.3
139.7
139.3
136.8
134.7
132.6
131.0
129.3
35.1
35.0
34.9
34.5
33.9
33.3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