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小学设计优秀案例分析
◆福建平河小桥学校
◆无锡某中学
制作人:城规111班史秋月
指导老师:吴柳琦 李佩佩
设计原则
设计原则:????中小学校总体布置的功能分区要合理,教学区、体育活动区、绿化区和生活服务区应划分得当。要注意节约用地,安排车辆、人流走向,合理组织空间,创造适合青少年特点的优美环境。教学区一般采取以教学楼为主体的布局。常用单元组合的方法,将教学楼分为教学单元、实验单元和办公单元等。设计时可根据不同地形灵活布置。小学可不设实验单元。教学楼的平面布局通常有三种形式:中内廊式、单内廊式和外廊式。中内廊式由于单面采光,教室光线均匀度差,采光系数低,通风不良,噪声干扰大。
案例一◆福建平河小桥学校
建筑面积: 240平方米
建筑材料: 钢,木,混凝土
造价: 65万人民币
桥,学校,操场,舞台
项目位于中国福建的遥远山村,它不仅有具体的功能:桥和学校;而且也是一个精神活动的中心。
该设计的主要概念是搞活村庄的旧社区,用现代的建筑语言维系传统文化(城堡和生活方式),现代的建筑语言不与传统竞争,而是充满敬意的表现传统,并与传统对话。
这座学校位于福建,由中国建筑师,清华大学教授李晓东完成。它是一个在两城堡之间,跨越一条小溪的桥型建筑。
整个桥上学校所处的大环境,是位于山村两个城堡之间,
教室两端的室外活动场地沟通了教室和外部村庄的空间。而
且建筑在总图上与整个建筑群肌理融于一体,十分协调。
建筑整体横跨河堤两岸,底部形如山尖,向中间拱起,为下部
吊桥让出通行空间,形成另一座通行的桥。
它包含两个教室,也可用作村民的剧场。
建筑被称为平河上的桥校,混凝土基座上的钢结构支撑着薄木板条。
入口设计简单大方,一目了然,没有过多的建筑词汇修饰,符合整个单体建筑的
朴实风格,而且与周边的建筑环境相融。
教室下方悬挂一条窄窄的桥,作为通过小溪的第二条道路。
既有助于建筑采光,同时又有遮阳效果。这样的灰空间
亲近宜人的木质隔板,既使得教室外单侧的廊下空间隔而不断
又弥补室外活动场地的不足,提供了适宜的庇护空间
它把不同的空间内容放到一个空间里。桥跨过小溪连接两个城堡,学校也象征着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也连接着为孩子服务的操场,为村民服务的舞台。
剖面图
立面图
首层平面图
案例二◆无锡某中学
建筑功能:中小学校
高度类别:多层建筑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剪力墙
项目位置:江苏
设计风格:现代风格
设计流派:现代
设计时间:2006年以前
建筑面积:49050㎡
用地面积:102779.89㎡
容积率:0.48
建筑密度:0.12%
绿化率:40.6%
规划设计理念:城市与校园、历史与未来的交融,学校园林化、环境生态化、功能网络化,自然、建筑、人共生共荣。
构思原则与思路:宏观入手,从巨入微,依据校区总体形态,把握校园发展的大方向、大格局,注重校园功能的实用性和环境景观的理想性。
主教学区:包括校门、教学楼、广场,各个建筑物之间以交往廊相连接,形成一个整体,而室外空间之间相互交融渗透,整个教学区尺度合理、景观优美
素质文化区:包括体艺馆、田径场、室外游泳池篮球场等室外活动场地
自然文化区:远山近水、风景宜人,结合开辟校友纪念林,并设纪念碑等。
生活文化区:以银杏广场为中心,布置有学生公寓、后勤服务楼等。
交通分析图
四大功能分区
校园节点景观
主体建筑一层平面图
西立面图
体艺馆立面图
南教学楼透视图
总结:
两个案例各有特色,第一个学校设计按设计原则有严格的“功能缺失”,可实际上它打破了一般建校模式,据实际情况将有限的空间做活,与当地村民活动结合,丰富空间用途,不拘一格。整个建筑与当地建筑融为一体,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文脉性,又不失现代建筑的魅力。
第二个学校,在无锡,沿袭无锡建筑建好外部景观设计的要求,合理有效的布置设计景观,满足景观的均好性,创造了一个花原版美丽校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