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5号高炉实习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钢5号高炉实习报告

武钢5号高炉实习报告 一、实习时间 200X年X月X日—X月X日 二、实习地点 武汉钢铁公司炼铁厂五号高炉、毕业设计办公室。 三、实习目的 (1)对高炉结构、主要的技术指标及任务措施的认识了解。 ??? 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到武汉钢铁公司炼铁厂五号高炉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毕业实习。在实习期间,对其高炉结构、主要的技术指标及任务措施做了全面的了解。 ??? 武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现有六座现代化大型高炉,是我国生铁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炼铁厂 1958年9月13日建成投产。经过49年的建设、改造和发展,年生产规模达到1000万吨。炼铁厂5号高炉是武钢自行投资建成的一座集国内外十余种先进技术于一身的特大型现代化高炉。有效容积3200m3,32个风口,环形出铁场设有四个铁口,对称两个铁口出铁,另两个铁口检修备用,日产生铁达7000t以上。引进卢森堡PW公司的第四代水冷传动齿轮箱并罐式无钟炉顶设备,设计顶压可达0.245MPa。矩形陶瓷燃烧器内燃式热风炉可稳定地提供1150℃的风温。5号高炉1991年10月19日点火投产。投产初期高炉强化冶炼水平不高,技术经济指标较差。经过广大技术人员及职工的共同努力,高炉冶炼技术不断进步,从1993年开始进入强化冶炼期,生产水平逐年提高,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并超过了国内先进水平。具体参数见表1。 ? 表1 5号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项目?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实产生铁,万t 165.9 200.2 213.2 192.2 183.5 233.0 245.2 241.9 245.4 249.7 利用系数,t/(m3?d)? 1.424 1.718 1.829 1.812 1.572 2.082 2.189 2.160 2.185?? 2.229 风量,m3/min? 4941? 5843? 5902? 6001? 5313? 6133? 6224? 6274? 6283? 6285 风速,m/s?? 210?? 218?? 221?? 228?? 212?? 232?? 233?? 234?? 236?? 237 透气性,Q/△P? 34.08 37.70 38.08 38.22 36.90 39.06 40.42 40.74 42.17 41.08 顶压,kPa?? 152?? 187?? 191?? 188?? 168?? 199?? 207?? 210?? 208?? 204 热风温度,℃?? 1034? 1088? 1130? 1133? 1075? 1136? 1130? 1125? 1102? 1104 富氧率,%?? /? 0.06? 1.09? 1.33? 1.368 1.213 1.433 1.568 1.520 1.588 入炉焦比,kg/t 491.3 485.9 470.8 477.7 477.0 428.9 412.8 405.9 398.7 396.1 小焦比,kg/t? 9.8?? 17.4? 15.5? 16.3? 22.6? 30.0? 32.4? 29.7? 22.8? 26.2 煤比,kg/t? 31.5? 69.4? 77.9? 82.8? 79.5? 99.5? 108.2 120.0 122.1? 123.3 综合焦比,kg/t 540.7 545.9 536.8 550.0 547.3 527.6 523.6 525.6 514.6 515.6 CO利用率,% 40.04 42.08 43.10 42.93 41.33 44.66 44.57 44.25 44.19 44.19 2 主要技术措施   1991年5号高炉投产以后,广大技术人员通过提高精料水平、改进高炉管理和操作方式,提高了高炉利用系数,对炼铁工艺的薄弱环节展开攻关活动,高炉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实现了高炉的优质、高产、低耗、长寿。 2.1 贯彻精料方针,优化配矿结构   加强对原燃料的管理,尽可能稳定熟料率在87%以上,使得炉内操作条件得到改善。同时,加强对烧结矿和焦炭的重要参数进行跟踪管理,重视原燃料的筛分整理,并相应地调节高炉的操作参数。入炉烧结矿采用双层筛及梳齿筛过筛,采用高碱度烧结矿+酸性球团矿+块矿的炉料结构。   合理使用进口矿石,逐步提高了入炉品位,入炉矿品位从54%提高到59%。通过多年的摸索,他们逐渐形成了适合5号高炉特点的配料结构(参见表2),既保证了炉渣的脱硫能力,又减少了渣量。炉料结构的稳定、原料质量和品位的提高,为稳定炉况和强化冶炼提供了物质保障。 ????????????????????? ?表2 高炉炉料结构,(%

文档评论(0)

jiqinyu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