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胁迫下外源NO供体对白皮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1_-_副本.doc

盐胁迫下外源NO供体对白皮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1_-_副本.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盐胁迫下外源NO供体对白皮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1_-_副本

盐胁迫下外源NO供体对白皮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前言 人均土地资源和淡水的日益缺乏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全球约 33% 的农业用地遭受着盐碱化的影响 , 其中Na 和Cl 是最普遍的盐害离子 .耕地盐碱化降低了农作物的产量,增加了对灌溉装置 的需求,消耗了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寻找抗盐或耐盐性作物, 利用其本身的抗盐特性成为解决这一问题 的重要出路之一.另一方面,也可通过转基因技术把抗盐植物的耐盐关键基因转入作物中提高作物的抗盐性. 对于拥有 18000km漫长海岸线和20779km 沿海滩涂而承受着巨大人口压力的中国来说,发展海水灌 溉农业,其经济、社会和生态意义是可想而知的.多年来的农作物灌溉,消耗了大量宝贵的淡水, 而随着工业社会的迅猛发展,淡水用量猛增且受到污染程度日渐加重,淡水成了制约城市发展和农业生产丰收的瓶颈因 素,这一点在沿海地区表现更加明显.通过对植物抗盐机制的研究,采取合适的技术增强植物抗盐性,发展海 水灌溉农业,经济价值是难以估价的 .近年来,一氧化氮(NO)作为信号分子的研究备受关注. 已证明, NO在植物生长、发育、衰老、细胞程序 一、实验目的 1、探究盐胁迫下,不同浓度的SNP溶液处理白皮黄瓜种子对其萌发的影响。 2、测定a-淀粉酶的变化及萌发过程中吸水情况。 3、测定处理后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 4、细胞膜透性的测定(以相对电导率表示)。 二、材料、仪器 白黄瓜种子、0.1%的氯化汞溶液、蒸馏水、SNP溶液培养皿、带塞的三角瓶、滤纸、培养箱。 三、实验过程 一、处理 1、取饱满、无病害的白皮黄瓜种子,用0.1%的氯化汞溶液消毒10min,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在盐浓度为250mmol/L(参考王春林等盐胁迫对甜瓜种子萌发的影响)的培养皿中28摄氏度暗箱浸泡所需的黄瓜种子(参考王春林等盐胁迫对甜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2、设0mmol/L(只加蒸馏水)、0.01mmol/L、0.1mmol/L、1.0mmol/L的SNP溶液浓度梯度(张秀玮,董元杰等外源NO 对不同作物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二、实验过程 实验分为三部分。第一,测定种子萌发是的吸水率和发芽率发芽势(需800粒种子)。具体过程是取用盐浓度浸泡过的饱满、无病害的白皮黄瓜种子,放入有不同SNP浓度的培养皿,每皿200粒,浸泡15h、(参考参考运城生命科学院王霞的研究)。晾干,在铺有两层滤纸的培养皿中保湿25恒温培养。早晚浇SNP溶液10mL(张秀玮,董元杰等外源NO 对不同作物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保湿,发现有霉变种子,及时剔除。自培养之日起测种子吸水率并记录,选取自然风干的种子、处理后1、2、4、8、12、24、48h的种子各50粒称重(精度为0. 001 g 的电子秤) ,3次重复。种子的吸水率按下式计算:W (% ) = (W1 - W2 ) /W2 * 100式中: W1为50 粒种子鲜质量, W2为50 粒种子自然风干质量(参考王春林等盐胁迫对甜瓜种子萌发的影响)。3-5天后发芽。自发芽之日起, 每天记录发芽种子粒数(胚根突出种皮视为发芽)。计算发芽率(以浸种后放入培养皿的次日开始, 每天记录发芽粒数, 至萌发结束即第7 d。发芽率= 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数* 100% ) 和发芽指数(发芽指数= ?? (Gt /D t), 其中, Gt为t日内的发芽数,D t为相应的发芽天数)。 SNP (mmol/L) 发芽率% 发芽势% 发芽指数 SNP溶液处理时间(h) 15h 15h 15h 0 0.01 0.1 1.0 表1 SNP 对白皮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第二,测定a-淀粉酶(需粒种子) (1)测定原理 测定淀粉酶活力的方法主要根据支链淀粉或可溶性淀粉经酶分解后还原力提高;淀粉酶分解后碘染色性质的改变。 (2)仪器设备 分光光度计、pH计、匀浆器、恒温水浴等。 (3)材料和试剂 1、材料 含淀粉的植物种子。 2、试剂 ①、50mmol/L Tris-HCl缓冲液(pH=7.0) 内含3mmol/L氯化钙和4mmol/L NaCl。 ②、B-极限糊精 1g马铃薯淀粉加入2ml蒸馏水调匀,倾入30ml沸水中,煮沸并搅拌2min,冷却至室温。另取50mlB-淀粉酶(不带a-淀粉酶)加5ml蒸馏水溶解。加入上述淀粉溶液,调至pH=4.5,然后定容至50ml加入甲苯10滴,摇匀,再30摄氏度下放置24h,放入冰箱保存,1-2周内可用。用时取出回升到室温。 ③、0.3gKI溶于少许水中,加0.1g碘使溶解定容到100ml。 ④、50mmol(pH3.6) 内含1mmol/L EDTA。 ⑤、1%的马铃薯淀粉液

文档评论(0)

jiqinyu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