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理第一章第1节室内空气环境第2节传热基础技术分析.ppt

建筑物理第一章第1节室内空气环境第2节传热基础技术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节 室内热环境 室内热环境 室内空气温度 室内空气湿度 室内气流速度 环境辐射温度 一、室内热环境组成要素及其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 人体舒适度与人体本身和室内热环境有关 人体 人体产热量 衣着情况 △q=0 △q0 △q0 体温恒定不变 体温上升 体温下降 人体得热 △q=qm-qe±qr ±qc 人体产热量 人体蒸发散热量 人体辐射换热量 人体对流换热量 人体得失的热量 正常热平衡 对流换热占25%~30% 辐射散热占45%~50% 呼吸和无感觉散热占25%~30% 负载热平衡 四要素 人体产热量 衣着情况 舒适的 可以忍受 不可忍受 对于不舒适的热环境,可通过调温设施来改变 缺点: 1、经济上不合适 2、降低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不利于健康 二、室内热环境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1、有效温度ET 1923~1925 包含因素:气温、空气湿度和气流速度 评价依据:人的主观反映 方法: A 相对湿度为100% 气流速度为0.1m/s 温度? B 相对湿度 气流速度 温度 为B室的有效温度 新的有效温度ET(℃) 43 40 35 30 20 15 10 主观热感觉 允许上限 酷热 炎热 热 稍热 适中 稍冷 冷 寒冷 严寒 PMV -3 -2 -1 0 1 2 3 热感觉 寒冷 冷 稍冷 适中 稍热 热 炎热 不满意率 90% 70% 30% 5% 30% 70% 90% 2、PMV-PPD指标(70年代 房格尔 丹麦) 包含因素:四个环境要素,两个人体要素(人的活动量和衣着情况) 方法:受试对象在实验中对某种环境因数组合的人感觉的投票值 第2节 室外热环境 一、地区性气候及其特征 1、室外气温 2、太阳辐射 是评价不同地区气候冷暖的根据 地表大气热过程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垂直与入射光线的大气界面单位面积上的热辐射流 实测大小为 1256W/m2 总辐射量 直接辐射 散射辐射 3、空气湿度 绝对湿度变化不大 相对湿度变化很大 4、风 风向频率图 (风向玫瑰图) 注意:除最里环外, 每环代表5% 实测时各个方向上的风出现次数占总次数的百分比 包含:大气环流 地方风 夜 日 ?? 日 夜 地方风 水陆风 林原风 山谷风 二、建筑气候分区及对建筑热工设计的基本要求 蒙古族毡包 西藏民居 沿崖窑洞 云南竹楼 北京四合院 三、城市气候及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1、空气温度和辐射温度 2、城市风 3、空气湿度和降水 空气温度 城市大于郊外 辐射温度 城市大于郊外 特征 风速小于郊外 风向无规律 会形成无风、强风区 降水量多 空气湿度小 4、太阳辐射 强度较郊区小,但吸收高 影响因素: 参数 变化特征 参数 变化特征 紫外辐射 大量减少 紊流 增大 可见光辐射 减少 温度 增加 红外辐射 增加 湿度 白天增大,夜间减小 能见度 降低 云量 城区湿雾,下风云量增加 蒸发 减少 雾 或增加,或减少 热流通量 增加 降水 雨水增加,降雪减少 风速 减小 1、地表形态的改变 2、高密度的人口分布对能源与资源结构的改变 主要任务: 通过建筑上的规划,有效的防护或利用室内外热作用,经济、合理地解决房屋的保温、防热、防潮、日照等问题;配备适当的设备调节(采暖、空调);创造和完善装配房屋的建筑构件以创造良好的室内热环境,提高围护结构的耐久性。 第一章 建筑热工学基本知识 第二节 传热的基础知识 传热条件:有温差,热量总是自发地由高温物体 向低温物体传递。 导热、 对流、 辐射 传热的基本方式: 一、导热 指温度不同的物体直接接触时,靠物质微观粒 子(分子、原子、自由电子等)的热运动而引起的热能转移现象。 导热传播途径: 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发生。 只有在密实的固体中才存在单纯的导热过程,若是有孔隙的固体还会有对流和辐射换热现象。 二 、对流 依靠物体的宏观相对位移,把热量由一处传递到 一处的现象。 特点:单纯的对流换热过程是不存在的,对流的同时总伴随着导热。 三、 辐射 指依靠物体表面向外发射热射线(能产生显著热效

文档评论(0)

bbnnmm885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