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遗传学与医学掌握:1.遗传性疾病的分类熟悉:1.健康与疾病的遗传基础目前遗传学界普遍采用McKusick的分类方法,即将遗传病分为五大类。a染色体病(chromosome disorders) 在生殖细胞发生和受精卵早期发育过程中发生了差错,就会导致染色体的数目或结构畸变,表现为先天发育异常。如Down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染色体病通常不在家系中传递,但也有可传递的。已知染色体病有300多种,染色体异常几乎占自然流产的一半,主要发生在出生前。b 单基因病(single-gene disorders):单个基因突变所致,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亨廷顿舞蹈病,苯丙酮尿症,低磷酸盐血症(抗维生素D佝偻病),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按单纯的孟德尔方式遗传,通常呈现特征性的家系传递格局,主要发生在新生儿和幼儿阶段。C多基因病(polygenic disorders):由多个基因突变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所致,包括一些先天性发育异常和一些常见病,如先天性心脏病,无脑儿,脊柱裂;糖尿病,哮喘,高血压等。有家族聚集现象,但无单基因病那样明确的家系传递格局。D线粒体病(mitochondrial genetic disorders):线粒体染色体上基因突变所致,该病通常影响神经和肌肉的能量产生,在细胞衰老中起作用,以母系方式遗传。E体细胞遗传病(somatic cell genetic disorders):该病只在特异的体细胞中发生。体细胞遗传病的一个范例是肿瘤,其恶性表型的发展通常是控制细胞生长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第三章人类基因组学(了解)基因(gene):DNA的功能片段。它是一种化学分子,遗传信息的物质载体,传递支配生命活动的指令。基因组(genome):有机体全部DNA序列。它是基因和非基因的DNA序列的总和。基因组学(genomics):是20世纪90年代逐渐形成的以基因组为研究对象,在基因组水平研究基因和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包括大量非基因DNA序列的结构与功能的学科。第四章人类染色体和染色体病掌握:1. 染色体的结构。2.染色体的分组。3.染色体的分类、命名和书写原则。4. 染色体畸变的类型。5. 人类染色体畸变的国际命名体制。6.常染色体病主要临床症状及核型。7.Lyon假设、性染色质和性染色体病主要临床症状及核型。熟悉:1. 细胞遗传学研究和细胞的来源(检验专业掌握)2.染色体分析的显带技术及其他的技术应用(检验专业掌握)3.染色体微缺失综合征。4.两性畸形染色体结构:着丝粒(Cen),端粒(Te),长臂(q),短臂(q)主缢痕:位于两臂之间,染色体在此处凹陷,称主缢痕(着丝粒)。此处属于结构异染色质,转录不活跃。次缢痕:是主缢痕外染色体上的第二个凹陷,染色较浅,因为它的大小和位置是恒定的,因此和主缢痕一样,次缢痕可作为染色体的鉴别标志。次缢痕两端有异染色质。端粒:染色体末端的端粒不含基因,是由端粒DNA和端粒蛋白构成。端粒DNA是由简单大量重复序列 (TTAGGG)n,端粒蛋白可使端粒免受酶或化学试剂降解,对染色体结构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它可防止与其它染色体结合形成双着丝粒染色体,或者自体结合形成环状染色体。目前认为端粒与衰老和肿瘤发生有关。随体:在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次缢痕末端由一条染色质丝连着一小段染色体称为随体。根据着丝粒的位置,可以将人类染色体分为三种类型:中着丝粒染色体亚中着丝粒染色体:着丝粒位于短臂一端,短臂和长臂明显有差异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短臂极短,着丝粒位置几乎近于短臂之末端区域。(有随体)染色体的分组:将一个体细胞的全套染色体根据相对恒定形态特征,依次分组排列形成的图象称为核型(karyotype),对其分析称为核型分析(karyotype analysis)染色体分组指标: 相对长度,臂比率,着丝粒指数,有无随体A组:大型中着丝粒型染色体 1,2,3号染色体B组:大型亚中着丝粒染色体 4,5(B组短臂较C组更短)C组:中型亚中着丝粒染色体6,7,8,9,,10,11,12,X(X染色体与7,8号相似)D组:中型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13,14,15 (有随体)E组:中型亚中着丝粒染色体 16,17,18 (比C组染色体小)F组:小型中着丝粒染色体 19,20G组:小型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21,22,Y(21,22有随体,Y无随体了,长臂两末端比较靠拢染色体显带技术: Q带:应用荧光染料氮芥喹吖因处理染色体,在荧光镜下黄光亮暗带形,AT-DNA 亮带;GC-DNA 暗带。对Y染色体的长臂远侧显示亮的荧光。缺点:条纹带界限不清,很快消失无法长久保存,只能以照片保存下来。G带:采用胰酶处理,可在普通光镜下区分明带和暗带,染色体两臂末端为浅带,可长时间保存(最常用,最可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