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咬伤病人的紧急救护 咬伤 咬伤:指通过致伤动物的牙齿或身体自带的毒针对人体造成的损伤,最常见的是蛇咬伤和犬咬伤。 一、毒蛇咬伤 人被毒蛇咬伤以后,蛇的毒腺排出毒液,毒液通过其毒牙灌注进入皮下或肌肉组织内,通过淋巴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局部和全身中毒症状,重者可死亡。 我国常见的毒蛇有眼镜蛇、五步蛇、金环蛇、银环蛇、蝰蛇、蝮蛇。 世界毒蛇知多少: 全世界3000种毒蛇中仅约15%被认为对人类是有毒的。在美国约有25种蛇是毒蛇或有毒性唾液分泌物,除阿拉斯加,缅因州和夏威夷外,其它各州的毒蛇都是本地的。大多数系被响尾蛇咬伤而且几乎所有死亡者均被响尾蛇咬伤所致。珊瑚蛇占所有蛇咬伤的<1%。每年被动物园,学校,养蛇场,业余和职业养蛇者所收养的进口蛇咬伤约100例,多数被咬者为男性青年,其中50%是中毒的,而且多发生于故意玩弄蛇或使蛇恼怒的时候。 第十名:西部拟眼镜蛇 学名:Pseudonaja Nuchalis 分布:澳洲 资料:体长约1.5公尺。栖息于树林、草原、沙漠等地, 以小型爬行类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卵生。它是世界上毒蛇排行榜上第十毒的蛇。 第八名:黑虎蛇Black Tiger Snake 中名:黑虎蛇 学名:Notechis Ater 分布:澳洲东南部 - 塔斯马尼亚岛 other:体长约1.2公尺。栖息于沙丘、海滩、草丛等地,以两栖类、鸟类和小哺乳动物为食,胎生。 第七名:另一种虎蛇 学名:Notechis.sp 英文名:tiger snake 分布:澳洲.资料:眼镜蛇科(Elapidae)爬虫,学名为Notechis scutatus, 产於澳大利亚。其毒液含凝血剂和神经麻痹剂,常使人毙命。向人攻击之前,头和颈部膨胀成扁平状(眼镜蛇的方式)。虎蛇为常见种类,南方地区的沼泽地数量极多。体呈多种颜色,一般有褐色和黄色条纹。平均体长1.2公尺(4呎)。 第五名:眼镜蛇 眼镜王蛇(Ophiophagus hannah)为世界上最大的毒蛇。主要分布於印度经东南亚至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一带的森林中,以其他蛇类为食。已证实体长最长为5.6公尺(18呎),但大部分不超过3.6公尺(12呎)。眼镜王蛇有护卵巢的习性,一巢卵有20~40枚,置於雌性用树叶筑成的窝内。若有掠食者或人类靠得太近,守护在一旁的父母就会攻击来访者。并非所有的眼镜蛇都产卵。 第四名:东部虎蛇 东部虎蛇 学名:Notechis.sp 分布:澳洲.资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树林、草原, 以鸟类、小哺乳动物为食,胎生。 是世界上蛇类毒性排行榜第四的毒蛇。 季军:太攀蛇 学 名:Oxyuranus Scutellatus 英 名:Coastal Taipan 科 名:蝙蝠蛇科(Elapidae) 分 布:分布于澳洲北部、新几内亚 资 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树林、林地,以小哺乳动物为食,卵生。 生态习性:太攀蛇是行动快速的哺乳动物杀手,日夜均会活动,毒性强烈, 每咬一口释出的毒液已足够杀死150人,本种蛇也是新几内亚南部蛇吻致死的主要元凶;卵生,每次产下3~22枚卵。 亚军:棕伊澳蛇 中名:棕伊澳蛇(King Brownsnake、Pseudechis Australis) 分 布:澳洲(不含南部)及新几内亚南部。栖地范围相当广,从热带森林到沙漠均有分布。 资 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树林、沙漠, 以蛙、蟾蜍、小哺乳动物为食,卵生,每次产下11-16枚卵;或卵胎生,每次产18-22条幼蛇,日夜均会活动。这是澳洲分部最广的毒蛇。本种在新几内亚南部也曾有发现纪录,但据最近的研究显示,这些蛇有可能是另一个新品种。 冠军:内陆太攀蛇 内陆太攀蛇以蛙、蟾蜍、小哺乳动物为食。内陆太攀蛇经常在河滩地上干硬的泥巴裂缝中猎食啮齿类及小型有袋动物。 内陆太攀蛇在捕食或受到惊扰时会将前半身成S形挺立起来,攻击速度极快,几乎快到人眼无法看得见,是世界上攻击速度最快的毒蛇,往往猎物还没来得及反应,已被它的毒牙连续咬了二三下。当它采取防御姿势时,身体会抬离地面。内陆太攀蛇为卵生蛇类,每次产约12~20枚卵。 毒蛇与无毒蛇的区别 毒蛇头多呈三角形,色彩斑纹鲜明,有一对毒牙,与毒腺排毒导管相通,人被要后留有大而深的牙痕;无毒蛇头呈椭圆形,色彩不鲜明,无毒牙,牙痕小,成锯齿状。 毒蛇的分类 根据蛇毒性质可分为三类 神经毒:毒素能阻断CNS,一直神经肌肉的传导功能,使呼吸肌麻痹和肌肉瘫痪,如金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