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类风湿性关节炎课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因 由自身免疫反应所致 感染 病理-1 非特异性滑膜炎。早期,滑膜充血水肿,滑膜内皮细胞增生肥厚形成绒毛样皱褶,边缘长出肉芽组织血管翳,覆盖关节软骨表面。软骨下骨亦生长肉芽组织血管翳。肉芽组织内的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与类风湿因子形成复合体,释放蛋白酶等,将关节软骨破坏,也可破坏软骨下骨,后期肉芽组织纤维化形成纤维性关节强直,进一步发展成骨性强直。 临床表现-1 发病年龄多为20-45岁,以女性为多。 发病缓慢,乏力、全身肌肉痛、低热和手足麻木、刺痛等全身症状。儿童患此病称为Still,可有高热、贫血、脾大及白细胞增高。常见的局部症状为隐痛、关节压痛、僵硬,晨起时特别明显即晨僵,自动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 临床表现-2 受累关节多为双侧性、对称性,近侧指间关节常见,其次是手、腕、膝、肘、踝等部位。最后关节僵直和畸形,部分病人可见皮下类风湿结节,有时可伴其他结缔组织疾病。本病反复发作,间歇期不等,逐渐加重,可达数十年之久。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Hb减少,WBC计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增加。70-80%的病例RF阳性。病变活动期ESR加快,血清IgG、IgA、IgM增高。关节滑液较浑浊,粘稠度降低,粘蛋白凝固力差,滑液的糖含量降低,细菌培养阴性。 临床表现-X线表现 早期可见关节周围软组织阴影肿大,关节间隙增宽,骨质疏松,正常骨小梁排列消失。以后软骨下有囊腔形成,附近骨组织呈磨砂玻璃样改变,关节间隙逐渐狭窄。晚期关节间隙消失,最终出现骨性强直。 诊断-1 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诊断标准是: 晨起关节僵硬至少1小时(≥6周) 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6周) 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6周) 对称性关节肿(≥6周) 诊断-2 皮下结节 手X线片显示有骨侵蚀或有明确的骨质疏松 RF阳性(滴度>1:32) RF只能作为参考,确认本病需具备4条或4条以上标准。 治疗-目的: 控制炎症,消除关节水肿,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保持关节功能和防止畸形。 治疗-药物: 非甾体类药物(如吲哚美辛、扶他林) 中药类(如雷公藤等) 抗疟疾药 金盐制剂 皮质激素(慎用于关节内注射) 免疫抑制剂(如青霉胺、环磷酰胺等) 急性期可用抗生素 鼓励病人功能锻炼 治疗-手术 早期行关节滑膜切除术 关节镜下行关节清理、冲洗及滑膜切除术 后期行关节成行术或全关节置换术 * 类风湿性关节炎 李贤让 病理-2 皮下小结 是本病特征性病变。其中间为坏死组织,旁边围有增生的大单核细胞,周围有一层结缔组织,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呈弥漫性或局灶性浸润。在周围神经鞘内和肌肉组织内也可形成小结。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