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正在消失的文化.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那些正在消失的文化

谁让这些文化逐渐消失? 最近理工大学的贴吧了出现了一个热门话题“手写字--正在消失的文化”,楼主或隽秀,或潇洒,或霸气的手写字一贴出,就吸引了大量看客前来评论赞美。的确,在键盘云集,指尖飞快的打字时代,使用手写字的人数正在逐渐下降,这一由先人前辈们继承下来的文明正在逐渐落寞。 时代一旦发展必定会有牺牲。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预示着有大批我们不曾留意的珍宝与我们渐行渐远。不只是手写字的落寞,下面的文化瑰宝,也在逐渐消逝淡化。 屯堡地戏 大家都知道京剧是中国国粹,也有一大批的接班人在传承诺着,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处在西南地区的贵州省安顺市,有一种同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的戏种却鲜为人知,那便是屯堡地戏。 屯堡源于明初朱元璋调北南征事件,大战之后明军便就地屯军,代代相传定居,于是便有了屯堡明朝遗风,至今仍旧保持着服饰、建筑,风俗等的特点,而原始粗犷的屯堡地戏也被称为“戏剧活化石”。屯堡地戏多讲述明朝行军之事,以独特的语言及表演方式散发着魅力。然而,这一文化瑰宝却面临着消失的境地,年轻人们都不愿去学习和传承,老一辈的艺术家们在百年之后也将找不到传承这一艺术的接班人。因为鲜少人知道,父母也不可能从小就让孩子专攻这一项艺术,而且很少有人能够理解地戏中的含义与表达,或许观众只是好奇服饰与面具,又或许好奇是因为张艺谋曾导演的《千里走单骑》中出现的面具舞也是根据这一原型来描述的。 人们更愿意去听一场演唱会或音乐会,这导致艺术瑰宝无法传承。目前屯堡地戏的演员仅仅限于安顺市,且在逐年减少,或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多年后就真的消失了。 海南黎族纹身 说到纹身,大家并不会奇怪,可能还会说纹身有什么好珍贵的,的确,纹身随处可见,再看看欧美那些纹身达人,将纹身当做生活的一部分了,可是,或许这些或是兴趣使然,或是跟风潮流,真正将纹身视作瑰宝文化的是海南的原住民---黎族。 黎族纹身也在文化遗产名录中,是黎家人的一种传统习俗,关于黎族纹身,有这样一个传说, 远古时,洪水泛滥,老先与荷发兄妹两人躲进大南瓜,漂到海南岛,两人在岛上寻找人烟未果,为了延续后代,妹妹荷发纹身纹脸,使哥哥不能相认,于是结为夫妇 。另一说古时种族多斗争残杀,为免妇女被俘成为战利品,妇女在成年时都要文其身以作辨认, 所以自古流传下来就有了“黎家男女周岁及文其身”的习惯,倘若不文其身,祖先不认,便会成为野鬼。 在小编看来,纹身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黎家人却将之奉为祖训,未纹身妇女在死后须用木炭在脸上画些图案才能入殓。她们脸上是岁月也带不走的颜色,然而,这一古老而美丽的纹身正在逐渐消失,年轻人不再纹身,的确,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会成为其延续的障碍,事项一个美美的姑娘,俊俊的小伙怎么可能在自己脸上纹身呢?正因为这个时代,这一文化才会消失,据了解,目前黎家人纹审人数仅2000人左右,最大的90多岁,最年轻的也70岁了,这就意味着当 她们去世后,黎家妇女纹身的历史将画上句号。而这一文化魅力我们只能在历史长河里回忆追溯了。 女书 第一次听闻女书,是在高中时无意间看到电视里的新闻,感叹竟有女书这一说法。直到看都有一期《天天向上》,请来了女书传承人,见识到了女书的魅力。 女书起源于湖南省江永县,是一种专门给女性使用的文字,是一种独特的汉字书写系统,因语言是江永城关方言,所以又称为江永女书,同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小编翻看过有关女书的文字写法,隽秀流畅,如女子身姿一般飘逸,只可惜,小编学不会,还记得看综艺节目时,女书传承人拿出的女书扇,字虽简单,笔画甚少,只有点、竖、斜、弧四种笔画,但却难懂。女书能搜到的字仅2000字。还记得电影《雪花秘扇》里,主演们用女书互相表达自己的情感与秘密,这是女书第一次被搬上大银幕,作为女性的文字,小编觉得虽现在学不到,但有必要了解,因为文革时期大量珍贵的女书被严重破坏,再加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女书的传承人越来越少,导致女书濒临灭绝。 糖画儿 说起糖画,大家一定不会觉得陌生,因为它是陪伴我们度过欢乐童年的小零食;是我们回忆童年的寄托;是我们一代人的标志。还记得小时候在上学时,每天都期待着放学后在校门口买上一支糖画,尤其喜欢转转盘选择图案,每次都兴奋不已。然而,如今的小孩再也不能像我们那样轻松就能吃到糖画了,学校门口也不会有画糖人的叔叔了(城管多凶啊)。 糖画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是我国民间一种传统糖食工艺美术,画糖人寥寥几笔便能画出惟妙惟肖的糖画,可是,会这手艺的人越来越少,因为生活水平提高了,好吃的东西层出不穷,这种民间小玩意越来越不能被大多数人看重了,没多少人愿意学了,可是,这承载着我们儿时记忆的糖画若是消失了,不觉得会少了些什么吗?小编在

文档评论(0)

hf916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