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6-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答案.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 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感染科 王容 概 述 是由一种新的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又称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主要通过飞沫、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及密切接触传播 临床上以起病急、发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干咳少痰、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严重者出现气促或呼吸窘迫。 冬末春初多见,但具有传染性强的特点,故名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概 述 本病是一种新的呼吸道传染病 2002年底首先在我国广东省出现,其后迅速蔓延至全国24个省区及全世界33个国家和地区 该次流行到2003年7月终止,共感染8千多人,死亡900余人 其后在新加坡,我国北京、台湾出现实验室感染病例,2004年初广东省出现零星散发病例 2012年9月27日,新闻报道中东有2例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死亡病例,不考虑SARS。一种类似SAR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无神经氨酸酶),目前有组织提议命名为中东地区呼吸综合症(MERS),该病毒和此前大规模爆发的SARS病毒同属一个病毒科,而且和之前发现的冠状病毒种类都不相同,可导致死亡。这是一种会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病毒,种类很多,既可能引发普通感冒,也可能引起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10月4日发布公告称,沙特阿拉伯报告了6例最新确诊的中东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截至目前,世卫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共收到136例确诊病例报告,其中58人死亡。 世卫组织说,这6名新增病例都来自利雅得地区。 流行病学 全球SARS疫情概况 全球约33个国家和地区出现疫情,以中国的大陆、香港、台湾、加拿大及新加坡最为严重,全球累计8428例,死亡916例。医务人员发病约占20%。主要流行于人口密度集中的大城市,农村地区很少发病。 流行病学 SARS地区分布 SARS病例的地区分布特点: 首发地区:广东 传入+地方性传播的 11个省区 传入无地方性传播的 11个省区 流行病学 地区分布特点表明 远距离传播,而不是沿陆地交通蔓延远程传播 通过飞机、火车等,传染源可迅速流动 任何地区都可能出现疫情 加强监测,及时发现疫情 流行病学 聚集性发病 医院内暴发多见 医务人员通过直接诊疗、护理病人被感染,其中以口腔检查、气管插管等操作时容易感染 通过探视、护理病人被感染 因与SARS病人同住一病房被感染 救护车、ICU、病房、X光室成为高危环境 加强个人防护十分重要 通风尤其重要 流行病学 传染源 急性期SARS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部分重症患者因为频繁咳嗽或需要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等,呼吸道分泌物多,传染性强 个别患者可造成数十甚至成百人感染,被称之为“超级传播者(super-spreader)” 果子狸、貉、蝙蝠、蛇等动物可能是SARS-CoV 的寄生宿主和本病的传染源,但有待证实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 短距离的飞沫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传播 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消化道排泄物或其他体液 间接接触传播 接触被患者污染的物品 实验室传播 实验人员在处理含SARS-CoV标本时未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或恰当的操作规程,造成实验室感染 其他 患者腹泻物中的病毒经建筑物的污水排放系统和排气系统造成环境污染,可能引起局部流行 流行病学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发病者以青壮年居多,儿童和老人较少见 患者家庭成员和收治患者的医务人员属高危人群 病后机体产生的特异性IgG抗体是一种中和抗体,可持续1年以上 病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发病机制尚未不清楚。 SARS-CoV侵入人体后,在细胞内繁殖,入血引起短暂病毒血症 SARS-CoV可能对肺组织细胞有直接的损害作用 SARS-CoV感染诱导的免疫损伤是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临床表现(潜伏期:1~16d,常见为3~5d ) 1 。流行病学方面 1)与发病者有密切接触史、或属成人的群体发病者之一,或有明确传染他人的依据; 2)发病前2周内曾到过或居住于报告有SARS患者,并出现继发感染疫情的区域或发病前2周内处理或接触过SARS患者标本或病毒毒株的。 临床表现 2.初期: 急起,畏寒、发热,体温一般38。C ,呈弛张热、不规则热或稽留热,热程多为1~2周,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部分患者有腹泻,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可有咳嗽,多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