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1 获得目标微生物的纯培养分离技术有哪些?
答:
1.稀释法
(1)平皿倾注法
(2)平板涂布法 预先制备平板。然后制备并吸取适度稀释的菌液,滴于各平板中央(每皿一滴,约0.05ml),用无菌刮刀将菌液均匀涂布于平板表面。
2.平板划线法 划线的方式很多,其目的都是使平板上菌体逐渐变稀,最终形成单菌落。划线用平板也要预先制备。常用的是以下两种方式:
(1)针尖稍弯的接种针火焰灭菌并冷却后,取样;在靠近平皿边缘处的平板上,将针尖的弯曲部位接触平板,接种棒与平板面成30°~40°角,划3条~4条平行线;转动平皿约50°角,灼烧接种针,冷却后,通过前一区划2条~3条平行线,并继续划2条~3条不通过前一区的平行线;再转动平皿……如此划4区~5区(图3—5A)。此种方法适用于分离纯化固体培养基上的培养物。
(2)灼烧并冷却的接种环取样后,在平板上作连续划线。此适用于液体样品。
3.单细胞挑取法 把一滴菌悬液置于载玻片上,用安装在显微镜挑取器上的极细的毛细吸管,在显微镜下对准某一个单独的细胞吸取,再接种于培养基上培养。此法限于高度专业化的科研。
4.利用选择培养基分离法
(1)采用选择性高的培养基 例如,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用无氮培养基分离自生固氮菌;在15ml培养基中加25%乳酸1滴~2滴以抑制细菌生长,把受细菌污染的霉菌分离出来。
(2)培养基中加抑制剂 例如,结晶紫10mg/L可抑制G+细菌生长,利于分离G-细菌;KMnO4100mg/L抑制细菌和霉菌生长,利于分离放线菌;制霉菌素50mg/L或放线酮50mg/L利于分离纯化放线菌;分离纯化霉菌或放线菌时,加链霉素30mg/L、金霉素2mg/L可抑制细菌生长。
5.其他 如,高温处理(80℃ 15min或100℃ 10min)分离芽孢杆菌;4%KOH处理痰液,分离结核杆菌等等。
2 试分析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及它们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机制。
答:营养物质(营养物质不足导致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能量、碳源、氮源、无机盐等成分的不足,此时,机体一方面降低或停止细胞物质合成,一方面对细胞某些非必需或失效的成分进行降解以重新利用)
水(对培养基的水活度有要求,每种微生物的生长都有最适的活度,会通过影响培养基的渗透压力变化而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速率)
温度(影响酶活性、影响细胞质膜的流动性、影响物质的溶解度)、
PH(影响酶活性、通过影响细胞质膜的透性、膜结构的稳定性和物质的溶解性或电离性来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速率)
氧(好氧菌≥20%、微好氧菌2%~10%、耐氧厌氧菌2%以下、兼性厌氧菌—有氧或无氧、专性厌氧菌—不需要氧,有氧时死亡)
3 测定微生物群体生长有哪些方法?各有何特点和适用范围。
(或:试述抗生素抑菌和杀菌机制及细菌耐药性机制。如何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1)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2)细菌不能直接利用其生长环境中的叶酸,而是利用环境中的对氨苯甲酸(PABA)和二氢喋啶、谷氨酸在菌体内的二氢叶酸合成酶催化下合成二氢叶酸。二氢叶酸在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下形成四氢叶酸,四氢叶酸作为一碳单位转移酶的辅酶,参与核酸前体物(嘌呤、嘧啶)的合成。而核酸是细菌生长繁殖所必须的成分。磺胺药的化学结构与PABA类似,能与PABA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影响了二氢叶酸的合成,因而使细菌生长和繁殖受到抑制。
5常用的消毒灭菌的方法有那些?各种方法适用那些物品的灭菌?
(或:下列物品各选用什么方法消毒或灭菌?说明理由。室内空气、培养基、玻璃器皿、酶溶液、动物血清)
答“(1)天然消毒法:利用日光等天然条件杀灭致病微生物,达到消毒目的,称为天然消毒法。
① 日光曝晒法:日光由于其热、干燥和紫外线的作用,而具有一定的杀菌力。日光杀菌作用的大小受地区、季节、时间等因素影响,日光越强,照射时间越长,杀菌效果越好。日光中的紫外线由于通过大气层时,因散热和吸收而减弱,而且不能全部透过玻璃,因此,必须直接在阳光下曝晒,才能取得杀菌效力。日光曝晒法常用于书籍、床垫、被褥、毛毯及衣服等的消毒。曝晒时应经常将被晒物翻动,使物品各面都能与日光直接接触,一般在日光曝晒下4~6小时可达到消毒目的。
② 通风:通风虽然不能杀灭微生物,但可在短时间内使室内外空气交换,减少室内致病微生物。通风的方法有多种,如用门、窗或气窗换气,也可用换气扇通风。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通风时间一般每次不少于30分钟。
(2)物理灭菌法:利用热力等物理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