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复习课件: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人教版必修二).pptVIP

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复习课件: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人教版必修二).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复习课件: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人教版必修二).ppt

解析:题干材料“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反映了商代已有职业化的商人。在商朝之前,中国就出现了物品交换,已经懂得了经商,排除A项。长途贩运的经商风盛行是在明清时期,排除B项。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答案:C 2.(2014·无锡高一检测)话剧《立秋》艺术地再现了晋商勤奋、敬业、谨慎、诚信的精神。明清时期与晋商齐名的著名商帮是(  ) A.徽商   B.闽商 C.粤商 D.鲁商 解析:明清时期,伴随着商业的发展,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其中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因此,明清时期与晋商齐名的著名商帮是徽商。 答案:A 3.某资料记载:“元月十五日时……皇帝特地下诏,当天京城大街特许夜行,官府不加取缔。”这段文字描述的景象最晚可能发生于(  )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解析:题干材料“特许夜行,官府不加取缔”反映了当时政府对人们的活动还进行时间的限制。宋代以后,这一限制不复存在。故选A项。 答案:A 4.(2014·佛山高一检测)陕西民谣:“我有一头小毛驴……骑着去赶集。”此处“集”在宋代应属于(  ) A.城市 B.都市 C.草市 D.夜市 解析:由材料中关键信息“民谣”“毛驴”“骑着去赶集”可判断,此处的“集”应是设于城郊或乡村的草市。 答案:C 5.(2014·天津学业水平测试)唐朝时为了加强对外贸易的管理,在广州设立了(  ) A.市令 B.市舶使 C.市舶司 D.三司使 解析:通过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唐代在广州设立的是市舶使。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6.(2014·福州高一月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我国(早期)封建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春秋时筑城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种:第一,大小诸侯国国都都是政治中心,都需筑城……第二,各国纷争中需要在战略要地筑城……第三,统治者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在一些地方筑城……封建社会的城市商业是在这些旧城的基础上发展繁荣起来的。 ——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 材料二 南京(今河南商丘附近)去汴河五里,河次谓之河市,五代国(国即北宋)初,官府罕至,舟车所聚,四方商贾孔道(交通要道)也。 ——(北宋)王巩《闻见近录》 材料三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的一个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中国封建社会城市(集镇)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1)问分析中国封建社会城市(集镇)形成原因,从材料中提取即可。第(2)问据材料中“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居民百倍于昔”等信息组织答案。 答案:(1)政治、军事的需要;商业发展的结果;交通要道人口聚集的结果。 (2)原因:交通要冲;手工业、商业发达;城市人口增加。(答两点即可) 1.(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Ⅱ,4分)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商业的发展,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据材料中的“私为券”“不能偿所负”可知,交子并非是直接用于商品交换的货币,而是一种可以兑换成货币的证券,A项正确;据材料可知交子引发了民间的商业纠纷,B项错误;交子的产生和使用与富商的社会地位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D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错误。 答案:A 2.(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Ⅱ,4分)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解析:本题考查明朝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意在考查学生准确理解材料信息并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从材料看,南方和北方的商品贸易在品种和数量上均有不同,这说明南方和北方经济发展存在差异,有着不同的特色,这推动了南北经济交流,促进了长途贸易的兴盛,故D项符合题意。根据材料难以得出其他三项结论。 答案:D 3.(2013·江苏,3分)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同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ingyx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3014020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