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的电泳制备1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一旦加入TEMED,混匀后立即小心地将分离胶注入准备好的玻璃板间隙中,为成层胶留有足够空间。用毛细管轻轻在其顶层加入几毫升正丁醇,以阻止空气中的氧气对凝胶聚合的抑制作用。 3、聚合完成之后,倒掉覆盖液体,用去离子水洗凝胶上部数次,尽可能用吸水纸吸干顶端的残存液体。 4、配制5%成层胶5ml,插入梳子,小心避免混入气泡,垂直放置室温下。 H2O 3.4ml 30%凝胶贮备液 0.83ml 1.0mol/Ltris-HCl(pH6.8) 0.63ml 10%SDS 0.05ml 10%过硫酸胺 0.05ml TEMED 0.01ml 5、在成层胶聚合时,将样品与加样缓冲液混匀,100℃加热3min。 6、成层胶聚合完成后,用去离子水冲洗梳孔以除去未聚合的丙烯酰胺,将凝胶放入电泳槽上。 7、加样 8、电泳:开始时电压为8V/cm凝胶,染料进入分离胶后,将电压增加到15V/cm凝胶,继续电泳直到染料抵达分离胶底部,断开电源。 9、取下凝胶,固定、染色或进行Western blot分析。 任务1 SHMT电泳制备方案的制定 简介 凝胶聚合原理及相关特性 SDS影响因素 电泳原理 试剂配制 器材准备 操作步骤 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单体丙烯酰胺(acrylamide,简称Acr)和交联剂又称为共聚体的N, N-甲叉双丙烯酰胺(methylene-bisacrylamide,简称Bis)在加速剂和催化剂的作用下聚合交联成三维网状结构的凝胶,以此凝胶为支持物的电泳称为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简称PAGE)。 与其他凝胶相比,聚丙烯酰胺凝胶有下列优点:①在一定浓度时,凝胶透明,有弹性,机械性能好。②化学性能稳定,与被分离物不起化学反应。③对pH和温度变化较稳定。④几乎无电渗作用,只要Acr纯度高,操作条件一致,则样品分离重复性好。⑤样品不易扩散,且用量少,其灵敏度可达10-6g。⑥凝胶孔径可调节,根据被分离物的分子量选择合适的浓度,通过改变单体及交联剂的浓度调节凝胶的孔径。⑦分辨率高,尤其在不连续凝胶电泳中,集浓缩、分子筛和电荷效应为一体,因而有更高的分辨率。 2.凝胶孔径的可调性及其有关性质 (1)凝胶性能与总浓度及交联度的关系:凝胶的孔径、机械性能、弹性、透明度、粘度和聚合程度取决于凝胶总浓度和Acr与Bis之比。通常用T%表示总浓度,即100ml凝胶溶液中含有Acr及Bis的总克数。Acr和Bis的比例常用交联度C%表示,即交联剂Bis占单体Acr与Bis总量的百分数。 根据有关实验研究,可知当T%值固定时,Bis浓度在5%时孔径最小,高于或低于5%时,孔径却相应变大。为了在使用凝胶做实验时有较高的重现性,制备凝胶所用的Acr浓度,Bis和Acr的比例、催化剂的浓度、聚合反应的溶液pH值、聚胶所需时间等能影响泳动率的因子都必须保持恒定。 (2)凝胶浓度与被分离物分子量的关系:由于凝胶浓度不同,平均孔径不同,能通过可移动颗粒的分子量也不同,在操作时,可根据被分离物的分子量大小选择所需凝胶的浓度范围。也可先选用7.5%凝胶(标准胶),因为生物体内大多数蛋白质在此范围内电泳均可取得较满意的结果。 1. 带电颗粒的性质 净电荷多少、颗粒大小及形状。一般净电荷多,直径小而且近于球状,则泳动速度快,反之则慢。 2. 电场强度(电位梯度) 指单位长度(cm)支持物体上的电位降,它对泳动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电场强度越高,带电颗粒移动速度越快。根据电场强度可将电泳分为低压(常压)电泳100—500V,电场强度为2—10V/cm,分离时间需要数小时、数天或更长。高压电泳500—1000V,电场强度20—200V /cm,电泳时间短。有时仅需几分钟,主要用于氨基酸、肽、核苷酸。由于电压增高电流增大需要冷却装置。 3. 溶液的PH 溶液的pH值决定带电颗粒的解离程度。也决定物质所带净电荷的多少。对氨基酸、蛋白质等两性电解质而言,溶液PH值离等电点越远,颗粒所带净电荷越多,电泳速度越快。反之越慢。血清中:白蛋白pI 4.0;α2球蛋白 pI 5.06;β球蛋白 pI 5.1;γ球蛋白 pI 7.1。在pH 8.6的缓冲液中电泳时,都带负电荷,其泳动速度为:白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为了利于分离蛋白质混合液,应选择一种使各种蛋白质所带电荷差异明显的pH值。 4. 溶液的离子强度 在保持足够缓冲能力的前提下,离子强度要求最小。溶液离子强度越高,带电颗粒泳动速度越慢,反之越快。通常选择在0.05—0.1mol/l 之间。缓冲溶液离子强度可通过下列公式计算:I=0.5ΣcZ2;I — 溶液的离子强度; c — 离子浓度; Z — 离子价数。如:0.154 mol/l 的NaCl溶液的离子强度。I=0.5(0.154﹒12+0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