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1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
2004-2-16 第四章 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 Frequency-response analysis应用频率特性研究线性系统的经典方法称为频域分析法。 第一节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幅相频率特性—奈氏图 第三节 对数频率特性—玻德图 欢迎各位 来到《控制工程基础》课堂! 习题 2、求传递函数 3 求输出响应 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求系统单位阶跃响应和单位斜坡响应 单位阶跃响应 4 求G(S)及参数 如果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求系统的闭环G(S) 求系统的阻尼比 求无阻尼固有频率 G(S)=600/(S+10)(S+60) =24.5 =1.43 对数幅频特性与 关系 考虑 的影响 对数幅频特性与 关系 考虑 的影响 对数幅频特性与 关系 考虑 的影响 图5-13 二阶因子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 对数幅频特性与 关系 考虑 的影响 振荡环节的玻德图 二阶微分环节图与振荡环节图关于X轴对称。 -180 - 二阶微分环节的玻德图 相频特性与 关系 相频特性与 关系 相频特性与 关系 相频特性与 关系 相频特性与 关系 振荡环节的对数相频特性曲线 相频特性与 关系 可以不考虑 的影响 例:振荡环节串连一个比例环节,求 渐近方程 求 渐近线上的点 用渐近方程求。 令 (5)延迟环节 输出量毫不失真地复现输入量的变化,但时间上存在恒定延迟的环节。 延迟环节的玻德图 角度变化范围: 记住八种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图 复习典型环节玻德图: 总结: 4.3.3 控制系统的开环玻德图 例: 绘制玻德图。(Ⅰ型系统) 解: 叠加后用红线表示。 例 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绘制该系统的开环玻德图。 解: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为 该系统由比例环节和两个惯性环节组成,此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和对数相频特性为 ? ? 三个典型环节的对数频率特性曲线 和 如图4-29中的①、②、③所示。 - 例 G(s)=K/[s(Ts+1)] 在(0,1/T)区间,经过(1,20LgK), 斜率为-20db/dec 2 在(1/T, ∞)区间,斜率为-40db/dec 曲线的特点: 1)在低频段(第一个转折点之前的频段)斜率为 为积分环节的个数。特征点为(1,20lgK) 2) 在转折点处, 的斜率要发生变化。 遇到 斜率变化 总结 曲线绘制的步骤: 1)由G(S)求出频率特性 2) 将 分解为若干典型环节串联的形式。 3) 计算各典型环节的转折频率。 4)计算20lgK。特征点(1,20lgK)。 5)作低频段。斜率为 特征点为(1,20lgK) 6)随 的增加,每遇到一个典型环节的转折频率, 曲线的斜率就变化一次。 7)对曲线进行修正,得到精确的 曲线。 8)叠加,得到总 曲线。 9)若有延迟环节, 不变, 加上 4.3.4 最小相位系统 最小相位系统:在复平面[s]右半平面上没有极点和零点的传递函数,称为最小相位系统传递函数,对应的系统为最小相位系统。 非最小相位系统:在[s] 右半平面上有极点和(或)零点的传递函数为非最小相位系统传递函数,对应的系统称为非最小相位系统。本节中几个例子皆为最小相位系统。 若单回路系统中只包含比例、积分、微分、惯性和振荡环节时,系统一定是最小相位系统。系统中含有延时环节或不稳定环节时(包括不稳定的内环回路),系统就成为非最小相位系统。 具有相同频率特性的系统中,最小相位系统的 相位滞后最小。 例如: -最小相位系统 最小相位系统,在整个频率范围内,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之间具有确定的单值关系。而非最小相位系统却不成立。 这就是对于最小相位系统,根据对数幅频特性,可以唯一地确定相应的相频特性和传递函数。但对于非最小相位系统则不存在上述关系。 1 用部分分式法求拉氏反变换 G1 H1 H2 G2 G3 G4 - - + + 例:已知 绘制其奈氏曲线。 +) 解:先求起点、终点 求与实轴、虚轴的交点 例:已知 绘制其奈氏曲线。 解:先求起点、终点 再求与实轴、虚轴的交点 例:已知 绘制其奈氏曲线。 解:先求起点、终点 求与实轴、虚轴的交点 总结奈氏曲线作图规律: 1)曲线的起点由比例环节K和系统型别 决定。 2)曲线的终点:对最小相位系统 当 当 3)系统不包含一阶微分环节时,奈氏曲线 单调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规范汉字书写 标点符号用法举例 标点符号用法举例.pptx VIP
-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Z-30“工程测量”赛项理论考试题库.doc VIP
- 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精练).docx VIP
- 2018年四川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程测量赛项中职组理论考试题库.docx VIP
- 2020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工程测量赛项理论试题.doc VIP
- 第十六届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工程测量赛(教师组)理论试题.docx VIP
-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党课讲座PPT模板.pptx VIP
- 第十六届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工程测量赛项(学生组)理论试题.docx VIP
- 全频带阻塞干扰刘慈欣小说读书分享PPT.pptx VIP
- 作子女生命的教练.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