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析填空 按下列选项中反映的现象的成因关系,将选项的字母填入下图适当的方框内。 太和嶂对面的凤凰山、南岗山多个山头的树木已被这些可怕的植物覆盖。向下俯瞰,金钟藤顺着山谷向上攀爬蔓延,大片大片地宛如一张巨网,黑压压地笼罩在山林之上。而被缠绕的树木多半已经干枯,而活着的尽是树叶剥落凋零。让人难以置信的是,金钟藤居然能轻松地爬上陡峭的崖壁,直逼海拔397米的太和嶂山顶。调查中发现,广州龙洞附近多数山林都已在金钟藤的笼罩之下,形势万分危急!所幸的是,在纬度较高的位于广州北部的王子山森林公园并未发现这一“森林杀手”。专家分析,这可能与附近气温较低、热带植物金钟藤不能适应有关。 气候变暖致“森林杀手”入侵? 广州日报 12.23 植物学家们意外地发现,给当地山林带来“灭顶之灾”的有害缠绕植物除了金钟藤外,还包括旋花科植物月光花和五爪金龙,形势十分严峻。高级工程师陈炳辉介绍,月光花和五爪金龙都是外来种,对次生林的危害酷似金钟藤,而3种植物中以金钟藤的危害最大。 科学家透露,这是金钟藤在广东境内第一次被发现,而过去的记载,金钟藤只生长在热带地区,分布在我国的海南、广西、云南和越南、老挝等国海拔120~680米的疏林润湿处或次生杂木林区。 现场观测表明,金钟藤侧枝一年可以长出8~12米,又多是顺着树木攀爬缠绕,10多米高的树木也不能幸免,被攀爬的树木因缺少阳光、养分和水分而“窒息”死亡,其危害程度比先前报道过的外来种微甘菊危害更大,特别对未长成大树的次生林危害最大。经过20多天的初步调查,叶万辉发现在广东的金钟藤没有病虫害现象,又具备有性和无性繁殖特征,光合作用强,种子极易传播,又具杂交优势。 1995年,为了对付这一蔓延迅速的植物,曾经喷洒过除草药物,但不见任何效果。如今,已有20多公顷、近4万株树木遭它残杀。 *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读课本85页,思考下列问题: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有哪些?它们之间具有什么关系?这种联系是如何实现的? 2.什么是生物循环?其过程是怎样的?具有怎样的意义? 3.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 2.地理要素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 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水循环 大气循环 生物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才把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融合成自然综合体,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吸收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通过降水,土壤和水圈及生物获得水分补给 通过植物蒸腾和土壤蒸发,大气获得了水汽 植物残体进入土壤,向土壤提供了有机质。 岩石通过风化向土壤提供成土物质和无机盐 土壤及岩石风化物被侵蚀,搬运到低洼处堆积,形成沉积岩。 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 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 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P86活动题: (1)生物、土壤、大气、水、岩石等。 (2)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吸收水分或植物的枝叶截留大气降水;植物又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释放到大气中;通过大气降水补给土壤的、生物的水分等。 (3)太阳能因植物光合作用保存在植物体内并转变成了化学能,植物作为动物的食物将化学能传递给动物并保存在动物体内,植物与动物在呼吸过程中消耗了热量,将化学能变成热能释放到环境中。 生物循环的过程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 2.地理要素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 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地壳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3.生物循环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阅读: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 (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 阅读: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 (1)对大气圈的影响 早期大气主要成分: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氨 植物光合作用 氧 生物作用(一部分) 氮 (2)对水圈的影响 改变了陆地水的化学成分,改善了陆地的水分状况 (3)对岩石圈的影响 岩石形成、土壤形成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读课本86页,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生产功能?其形成过程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2.什么是平衡功能?其形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刑事审判参考2001年第7辑(总第18辑).pdf VIP
- 刑事审判参考2001年第4辑(总第15辑).pdf VIP
- GB/T 18998.5-2022工业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道系统 第5部分:系统适用性.pdf
- 刑事审判参考2001年第8辑.总第19辑.pdf VIP
- 急诊危重症护理新进展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docx VIP
- 《共圆中国梦》教学设计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pdf
- 新解读《DL_T 2765—2024输变电工程逻辑模型规范》最新解读.docx VIP
- 2025年锅炉水处理作业G3证理论考试笔试试题(400题)含答案.docx VIP
- 刑事审判参考2001年第9辑.总第20辑.pdf VIP
- 房地产开发重要节点及流程.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