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学论文.doc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名学论文

博罗的地名源流及归属经过 徐月婵 摘 要:博罗是广东省惠州市的辖区县。博罗的悠久历史,可上溯至四五千年前,境内在新石器时期已有人类生息繁衍,秦建县制,是粤东的文明古县之一。历史镌刻的足迹使得它具有浓郁而独特的岭南文化。本文就博罗这一历史地名进行的探源,讲述其由来及历史沿革。 关键词:博罗 地名 历史沿革 博罗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先秦时期,东江地区属百越(粤)范围,“傅娄国”(今博罗县一带)即是“百越”中的一支。自秦始皇三十三年建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秦置县,属南海郡,隋改属龙川郡,唐属循州,五代南汉属祯州,宋属惠州,元属惠州路,明属惠州府,清因之。在悠悠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东江文化的多元化文化特质深深的影响着博罗的发展轨迹。 博罗县名的由来 古置地名,大抵因山或因河而得名;而今沿袭古代地名,又常随古地名之字的形变与音变,博罗亦是如此。博罗建县于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建县后县名的由来有四种说法: 一说称县名博罗,在《隋书·经籍志》中的南朝宋吴兴、沈怀远撰的《南越志》,该志云:“博罗去浮山接境于罗山,故曰博罗。”屈大均《广东新语·山语》云:“博罗有罗山,以浮山自会稽漂来傅之。博,傅也,傅转为博也。浮来傅罗,罗小,浮博而大之,罗卑,浮博而高之,故曰博罗也。” 一说称县名为傅罗。《史记·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三十三年)平陆梁地,置南海等三郡,统番禺、傅罗、揭阳等县。”关于浮山傅于罗山之说,始见于《后汉书·郡县志》注:“有浮山自会稽浮往傅罗山,故置傅罗县。”《后汉记》中,则根据当时士大夫传言谓始皇醉心长生不老,惑于方士“浮山为蓬莱岛浮来与罗山并”之言,故称县为傅罗。《宋书·州郡志》载:“南海太守博罗男相,汉书县,二汉皆作傅,晋太康地志始作博,”即今广东博罗县。唐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云:“博罗,两郡立名不一,自吴以后复为博罗。” 从以上两种观点看来,无论是被称博罗或傅罗,其地名的起源均与其境内的罗浮山密切相关,罗浮山作为博罗境内的一座在南方颇有名气的山脉,因其存在对于当地的地名的取名影响甚大。 还有观点认为博罗地名由来与缚娄古国也有关系。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教授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册》的战国地图上也详细标明在博罗县境内有缚娄国公元前214年秦灭罗浮山下的缚娄国而置县,名为傅罗,取“缚娄”的谐音。据史料记载:“缚娄古国”始于春秋时期,位于东江流域内,管辖地域包括今惠州(包括博罗)、东莞、深圳一带。fu-lou(缚娄)就是bo-luo(博罗)bo为古越语的“聚居地”的意思,luo就是罗,指罗姓氏族。因古越语的词序倒装,便是luo-bo,即“罗族聚居地。缚娄的“缚”字与傅罗的“傅”字,文字虽有差异,但普通话的读音一样;同样地缚娄的“缚”字和博罗的“博”字,文字虽有差异,而惠州话的读音也是一样, 秦汉时期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置县,名傅罗,县治梁化(今惠东梁化),属南海郡。280年,三国吴将傅罗县改称博罗县,属南海郡。(公元225年)止,博罗属交州南海郡的辖县,历时四年。孙权黄武五年(公元226年),将原来的交州分为广州和交州,合浦以北的南海、苍梧、郁林、高梁,四邵为广州,交趾以南为交州。南海郡领县六,即番禺、四会、增城、博罗、龙川、平夷,博罗县治在梁化。由这年起至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4年)止,博罗是广州南海郡辖县,历时279年。 公元 朝代年号 隶属 建制名称 管辖 县城治 203年 汉献帝建安八年 交州 南海郡 博罗、龙川 梁化屯 213年 汉献章建安十八年 荆州 南海郡 傅罗、龙川 梁化屯 222年 吴黄武元年 交州 南海郡 博罗、龙川 梁化屯 (表二,汉时博罗县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东晋成帝咸和六年331年,博罗县划出海丰县、欣乐县和怀安县,县属南海郡。南北朝时期,479年,博罗县划出新丰县和罗阳县,县属南海郡。503年,梁王朝将南海郡划出梁化郡,博罗县治迁到浮碇岗之西,县属南海郡。县属之。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废循州设龙川郡,县改属龙川辖。唐武德五年(622年),废龙川郡复改循州,县复属循州。贞观元年(627年)罗阳县并入博罗县,属岭南道循州辖。武周天授元年(690年)循州改称雷乡,县属雷乡辖。乾元元年(758年),复改海丰郡为循州,县属岭南道循州郡。宋帝昰 公元 朝代年号 隶属 建制名称 管辖 县治 591年 隋文帝开皇十一年 循州 归善、博罗、河源、兴宁、新丰、海丰 榕城 605年 隋炀帝大业元年 龙川郡 归善、博罗、河源、兴宁、海丰 榕城 622年 唐高祖武德五年 循州 归善、博罗、河源、石城、陆安、兴宁 榕城 627年 唐太宗贞观元年 岭南道 循州 归善、博罗、河源、雷乡、兴宁、海丰 榕城 684年 唐中宗嗣圣元年 岭南道 雷乡

文档评论(0)

abf46753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