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向利洋水产的同仁们问好!
水质调控中的生物学问题大连海洋大学李永函2012.2
目录
第一讲 饵料生物
第一章 饵料浮游植物
1. 饵料浮游植物的识别
2.“看水”及其生物学分析
3. 水体肥度调控
4. 饵料浮游植物的增殖(培养)
第二章 饵料浮游动物
1.饵料浮游动物的识别(轮虫、枝角类、桡足类)
2. 饵料浮游动物的增殖与利用
第二讲 敌害生物
第一章 害藻(识别与防控)
第二章 害虫
第三讲 不同养殖阶段的水质调控
第一讲 饵料生物
第一章 饵料浮游生物
第一节 饵料浮游植物的识别
Ⅰ微观识别(镜检)
一、细胞结构
1.细胞壁:裸出、囊壳(硅质、 质、胶质)、壁
(果胶质、纤维质、硅质)
2.细胞质:色素(叶绿素、黄色素、藻胆素—藻兰素、
藻红素)、色素体(杯状、盘状、片状、带状、星
状)、同化产物(淀粉、白糖素、付淀粉、脂肪、兰
藻淀粉)
3.细胞核:单一、多数
4.鞭毛:1-2-3根、多根
观看鞭毛的方法:活体、固定(蒸发水分)
二、形态
1.单细胞:球形、椭球形、线形、针形……
2.群体:片状(平列藻、盘藻)、球状(团藻、微囊藻、黄群藻)
丝状(颤藻、水绵、直链硅藻)
3.多细胞:浒苔、轮藻
Ⅱ宏观识别
1.目测:看水色——绿色(绿藻、裸藻)、黄色(黄藻、硅藻、
金藻)、褐色(绿褐色—隐藻、甲藻,黄褐色—甲藻、硅藻)、
紫色(紫褐色—甲藻)
2.看水花:溶液状水花(硅、绿球、兰球)、云雾状水花(鞭毛藻)、膜状水花(具伪空泡的兰藻、裸藻、硅藻)、颗粒状水花(微囊藻、束丝藻)
3.嗅—恶臭轮藻、微囊藻
摸—水绵(滑)、刚毛藻(涩)、绿裸藻、鱼腥藻(粘)
尝—先看水色呈黄色再尝水(咸水-三毛金藻、等鞭藻)(淡水-棕鞭藻、单鞭金藻)
Ⅲ 常见种类
一、非鞭毛藻
(一)绿球藻类
通常将分类地位隶属于绿藻门,绿球藻目的单胞藻统称为绿
球藻类,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个体较小(20微米),绝大部分呈球形
或近似球形,缺运动胞器——鞭毛,不能主动运动,孢子繁殖(不
能行分裂生殖)。一般用作饵料培养或在水体中易形成优势种的饵
料种类:
小球藻 chlorella
栅藻 Scenedesmus
四球藻Westella(韦氏藻)
卵囊藻Oocystis
十字藻Crucigenia
板星藻(盘星藻)Pediastrum
四角藻Tetraedron
(二)硅藻类
硅藻门的单胞藻都不具鞭毛,其细胞壁虽然由比较坚实的硅质组成,但其套合处极易分割,因而容易被动物所消化,是鱼类和各种水产经济动物的优质开口饵料。
菱形藻(偏缝硅藻)Nitzschia
舟形藻Navicula
曲舟藻Pleursigma
骨条藻Skeletonema
角毛藻Chaetoceros
小环藻(圆盘硅藻)Cyclotella
圆筛藻Coscinodiscus
直链藻(丝状硅藻)Metosira
(三)蓝藻类
蓝藻细胞虽然具有细胞壁,多数种类难以被鱼类和水生动物所消化,但其中一些种类仍可被动物所消化,因其富含蛋白质,生物量又大,常成为鱼和甲壳动物的优质饵料。
鱼腥藻Anabaena(项圈藻)
拟鱼腥藻Anabaenopsis(拟项圈藻)
螺旋藻Spirulina
二、鞭毛藻
鞭毛藻是对具鞭毛藻类的统称,它们的共同特征除细胞均具有1-4条鞭毛。能主动运动外,还有喜欢有机质的生态习性。包括绿藻门的团藻目、金藻门、裸藻门、甲藻门、隐藻门,其中饵料价值较大,分布比较广泛的有以下各种。
(一)鞭毛绿藻
鞭毛绿藻是指团藻目的绿藻,细胞具有2-4条鞭毛。
扁藻Platymonas
衣藻Chlamydomonas
盐藻Dunaliella
四鞭藻(卡德藻)Carteria
盘藻Gonium
实球藻Pandorina
空球藻Eudorina
(二)金藻类
金藻的共同特征是细胞无细胞壁,祼露或具囊壳,有的被有鳞片,具1—3条顶生鞭毛,常见种类有:
等鞭金藻Isochrysis
单鞭金藻Chromuli
棕鞭藻(赭球藻)Ochromonas
锥囊藻(钟罩藻)Dinobryon
黄群藻(合尾藻)Synura
(三)隐藻类
隐藻细胞裸露易变形,具2条顶侧生的鞭毛,常见种类仅两属。
隐藻Cryptomonas
蓝隐藻Chroomonas
(四)甲藻类
海水中的许多甲藻是形成赤潮的害藻,但也有许多为鱼类和甲壳动物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护理综合技能(第2版)PPT课件 基本护理技术-注射技术.pptx
- 高中数学:习题2:幂函数.doc
- 电力线路迁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常用版).doc VIP
- 2023年江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真题及答案.doc VIP
- 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数学【全八册】知识点总结 .pdf VIP
- LY_T 3314-2022 皂荚培育技术规程.docx
- 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规程 .doc VIP
- 2025H1全球短剧营销白皮书.pdf VIP
- 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雇主责任保险条款2011版.pdf VIP
- 神经重症患者感染诊治_美国临床神经医学手册(2017-2018)与中国专家共识(2017)的对比与解读.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