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果仿照能量金字塔,用生物个体数量或生物量来表示各营养级之间的关系,会呈现什么形状,有没有例外? 课后练习(08年山东高考):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实物的比例由1比1调整为1比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在具体计算中,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如图1所示): ⑴a为生产者,它通过①、②、③三条途径分别为b、d、e提供能量,那么a到底为b、d、e各提供多少能量? ⑵e为最高营养级,它通过②、④、⑤三条途径分别从a、c、d三处获得能量,那么e到底从a、c、d各获得多少能量? 以上两个问题,在具体计算过程中,除非题目中特别说明,否则绝对不能按比例平均分配能量。所以在计算过程中,必须确定两个比例,即: 例2.如图所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请回答: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效率平均为10%, 同一营养级的每 种生物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第一 营养级的同化能量为 , 则鹰最终获得的能量是_______。 6.05×104KJ 调查 调查当地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对所调查的农田生态系统提出能量流动方面的改进建议。 例3: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能量流动效率可以用③/①值表示,一般约为1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 C 问(1)圈养动物一般比放养动物生长要快,原因是?请从③④进行分析。 (2)野生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的④/③值比较,大小如何? 在1957年,美国的生态学家H.T.Odum对佛罗里达州的银泉进行了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下表是调查结果。表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是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所固定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NP表示生物体贮存着的能量(NP=GP-R),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单位:102千焦/m2/年 192.59 19.26 211.85 ⑤ 79.13 62.07 141.20 ④ 0.54 0.34 0.88 ③ 501.58 369.69 871.27 ② 13. 10 2.81 15.91 ① R NP GP A.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②→④→①→③→⑤ B.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5.5% C.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的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多 D.④营养级GP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自身的粪便中 C × 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所有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 食物链的组成: 生产者和消费者 粪便属于上一营养级的遗体,是未被同化的 输入 786.94 输出 例5:发生汶川大地震的龙门山地震带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下图为地震毁损的某自然保护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 kJ/(m2?a)]。 (1)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________。 该生态系统中肉食动物同化的总能量是________。 该生态系统中植食动物同化的总能量是________。 (2)由植食动物输入给肉食动物的总能是________。 由生产者输入给植食动物的总能量是________。 (3)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传递的效率约为________。 110 7.5 16 2.5 14 15.6% … 请大家分别画出能量流经第一、二营养 级两幅示意图(图4、图5) 一个营养级能量的输入 =摄入量-粪便量 =能量的同化量 =储存量+呼吸作用的散失量 由此得出能量流动的关系式 储存量=遗体残骸被分解者分解+ 流向下一营养级+未被利用部分(石油、煤炭等)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C 解析 答案 例3.右图是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简图。图中甲---庚代表各种不同的生物。已知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均为10%,若一种生物摄食两种下一营养级的生物,且它们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丁每增加10千克生物量,需消耗生产者 千克。 3250 生物量:某一时间单位面积或体积栖息地内所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生物种,或所含一个生物群落中所有生物种的总个数或总干重(包括生物体内所存食物的重量)。生物量(干重)的单位通常是用g/㎡或J/㎡表示。 摄入量=粪便量+同化量;同化量=呼吸消耗量+储存量;储存量=被分解者利用的量+被下个营养级摄取的量+未被利用量 由于食物链延长,虽然能量逐渐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