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结2:鉴赏物象要注意以下几点: (1)熟记物象的象征意义。 (2)鉴赏一般物象要注意结合作者的处境,了解作者的身世,分析作者所塑造形象的象征意义。 (3)抓住物象的特征与作者所寄寓的感情。 小结3:答题步骤要规范 (1)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拟人、象征); (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例3](2013·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山 寺 夜 起 江 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读懂诗歌】 第一联:月亮从高高的岩石之巅升起来,月光普照大地,月光下升起一溪水雾。 第二联:月光照耀下的溪上水汽如云样洁白,飘飘漾漾,散流在寺前。 第三联:无法入睡的诗人打开寺门,站在寺外观赏美景。诗人抬头看天,却感觉到霜重气寒,心中难免凄凉孤独。 第四联:谁看到无家可归的客居他乡的人,在这荒郊野外,月下思乡,山中叹惋,独自一人深夜不眠呢? 课后练习 P 93例3 解析: 参考答案 ①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一是色白,一是具有动态。 ②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山峦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烟”之动态,形象生动。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这里考查的是物象——烟。烟,即雾气、云气,诗中有三个句子来表现。第二句重在铺垫映衬,第三句运用比喻,抓住云气的颜色来写,第四句写云气的动态。回答时,除了要解释句意之外,还要回答运用了哪种修辞,刻画了“烟”怎样的特点,并与主旨——漂泊在外、思念家乡保持内在的一致。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题目: 通关妙招 1. 注意把握所咏之物的形神特点。 既然是托物诗,当然要写出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 但如果仅仅是客观地描摹,满足于形似,那还不是一首好的咏物诗。一个出色的咏物诗人,应该像高明的摄影师那样,他的镜头要深入对象的灵魂,摄出事物的神韵、品格,也就是说,不但要形似,而且还要神似。所以古人对于咏物诗有一个说法,叫作“不即不离”,就是说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不滞于物),而要切合所咏之物,写出物的特点(曲尽其妙)。 因此,分析事物形象时要注意: (1)提炼描写物象特征的词语; (2)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3)抓物与志的“契合点”。 2. 注意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咏物,一般都有诗人的情感在内,有物有情,写出的诗歌才有活力。因此,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有深有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这都需要我们在解读时细加领悟。因此,鉴赏咏物诗时需注意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 【答题模板】 诗中塑造了XXX形象,XXX(联系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抒写了XXX之情(概括形象的意义)。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墨 梅① 朱 熹 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 如今白黑浑休问,且作人间时世妆。 墨 梅 张 嵲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注]①朱熹的《墨梅》是朱熹观看梅花画作时有感于世人颠倒黑白所写。 对应直练 读懂诗歌: (朱熹诗)睡梦中清江江畔的梅花正在散发着浓浓的香味,让人陶醉不已,可是寒冷的花蕊和瘦削的枝干却在经受着刺骨的冰霜。现在白霜黑梅,难以分清,都不要去追问了,暂且把这个看作是世间最美的妆扮吧。 (张嵲诗)在山边幽静的山谷和水边的村落里,疏疏落落的梅花曾使得过客行人伤心断肠。尤其憎恨东风不解风情,更把烟雨吹拂,使黄昏更暗淡。 补充 两首诗中梅花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题目: 参考答案:①朱诗中的梅花:高洁傲岸,不随波逐流,孤芳自赏。②张诗中的梅花:旷野疏花,孤独开放,寂寞萧条。 解析:第一首诗中的梅花代表的是节操、风骨,所以特点是高洁、不随波逐流。第二首诗描写了开在山野村头的梅花,虽然地处偏远,但梅花一样能给人带来含蓄的美,并给人带来情绪上的触动。这枝墨梅更是孑然独立,清高脱俗,隐忍着寂寞,在孤独中悄然地绽放着,也与作者落寞又清高的心绪产生共鸣。 作 业 学生《考点巩固练》P24 10、11题 教师用书P214 核心突破:意象“三考”:找意象、析内涵、说作用 知识构建 核心突破 规范养成 返回 练出高分 知识构建 核心突破 规范养成 返回 知识构建:常见的古诗形象知识 练出高分 知识构建 核心突破 规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