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晚年林纾困惑的坚守.doc
晚年林纾的困惑与坚守
——林纾晚年思想研究读书报告
第一部分 文本解析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深入,新思潮的影响不断扩大,白话文顺利推行,守旧的文人们便坐不住了。他们视新文化如洪水猛兽,感到了一种灭顶之灾即将来临的惶恐。他们要保存国粹,便要反对新思潮,抵制新文化运动。那时,攻击新文化最激烈的,是一个自称“清室举人”以卫道自任的林纾字琴南,福建人,是桐城派古文家。他首先在《新申报》上发表《蠡叟丛谈》,用短篇小说的形式,辱骂和攻击《新青年》团体的人们同时又在 《公言报》发表 《致蔡鹤卿太史书》,攻击新文化运动是 覆孔孟,铲伦常, 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是 叛亲蔑伦,人头畜鸣。《荆生》其中写三个书生:皖人田其美,影射陈独秀;浙人金心异,影射钱玄同;新归自美洲的狄莫,能哲学,便是隐指胡适。三人聚于北京陶然亭畔,饮酒歌呼,放言高论,掊孔孟,毁伦常,攻击古文。忽然,隔壁一声巨响,—— 一伟丈夫(按,即荆生)足,超过破壁,指三人曰:“汝适何言?……尔乃敢以禽兽之言,乱吾清听!”田生尚欲抗辩,伟丈夫骈二指按其首,脑痛如被锥刺。更以足践狄莫,狄腰痛欲断。金生短视,丈夫取其眼镜掷之,则怕死如猬,泥首不已。丈夫笑曰:“尔之发狂似李贽,直人间之怪物。今日吾当以香水沐吾手足,不应触尔背天反常禽兽之躯干。尔可鼠窜下山,勿污吾简。……留尔以俟鬼诛。”完全是汹汹的骂詈与仇恨,正如胡适所说,“这种话很可以把当时的卫道先生们的心理和盘托出”。 在小说的结尾处,林纾不禁感叹,“如此混浊世界,亦但有田生狄生足以自豪耳!安有荆生?”《妖梦》写某人梦游阴曹地府,见一所“白话学堂”,门外大书一联云:
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
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甚么东西。
校中有三个“鬼中之杰出者”:校长元绪,明显是影射蔡元培;教务长田恒,影射陈独秀;副教务长秦二世,则又是指胡适。某人进得学堂,至第二门,匾上大书“毙孔堂”,也有一联:
禽兽真自由,要这伦常何用;
仁义太坏事,须从根本打消。
对鬼中三杰,骂得比《荆生》更粗鄙,更刻薄无聊。最后请出“罗罗阿修罗王”,将他们吃掉。林纾评论说,吃了这些“无五伦之禽兽”,化之为粪,宜矣从这两篇小说可以看出,林纾对新文化真是切齿痛恨,他幻想有“罗罗王”或“伟丈夫”荆生出来,用武力消灭新文化人士。 悖论,近代以来许多全盘
思想根源—急切救国的爱国热肠 西化论者共同的文化症候
不容异议的学术霸权作风。
宣称新文化派自己的主张“不容匡正”
对试图“匡正”者展开非学术式的讨伐
正义旗帜下的非道德行为。
(为正义事业而战斗 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形式主义看问题的方法,线性发展的历史进步观——敌对,战斗)
嘲骂对手却不以为非,戏弄对手竟以为功,随意给对手编派罪名。
小结:毫无疑问,五四新文化派的代表人物都堪称那个时代中国的文化精英。但非“完人”。他们的上述缺点中,有的激化着当时的新旧对立,有的不利于新旧思潮之争在学术层面的深入开展,有的则不仅凭主观臆断给林纾戴上了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并影响到后人对林纾的评价,而且也损害着五四新文化派自身的形象。
(三)五四新旧思潮之争的性质
其性质不是新文化派与封建复古派之间的斗争,而是新旧双方关于如何建设中国新文化的方略之争。
三、结语 晚年林纾:一个文化保守主义者
作为五四时期的旧派文人,晚年林纾确有诸多不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思想局限。
作为五四时期的旧派文人,晚年林纾对于现代中国文化的建设又是别具意义的。
作为五四时期的旧派文人,晚年林纾属于一位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者。
中肯评价:文化的保守主义≠地址革新的守旧思想
具体到对晚年林纾思想性质和历史地位的评价:
1.在政治上林纾很早就鼓吹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以后又及时顺应了
共和。
2.在文化上林纾虽然坚持中体西用的基本立场,但他所守的主要是文化的民族身份,而不是封建复古派的夷夏之辨;他所抵制的主要是粗暴否弃儒学的激进思潮,而不是对西方文化的择取;他固然珍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但也承认西方的近代文明已经到花明柳媚之时。
3.在文学上林纾虽然反对五四白话文运动,但他所反对的主要是片面否定文言文的激烈主张而不是白话文本身。
四、林纾现象:
林纾,并非一个个体的存在,而是当时社会动荡局势下许多文人的真实写照。当时社会,政治大变局牵连着文化大变局。那个年代人,无论持有什么样的政治立场与思想主张,无不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正身处于亘古未有的大变动之中。当时著名人物对时代变动的体认在一个世纪间不断被后人征引:“19世纪与20世纪交点之一刹那顷,实中国两异性之大动力相博相射,短兵紧接,而新陈嬗变之时也。”“今者时势又剧变矣,学术之必变,盖不待言。世之言学者,辄怅怅无归……”他们“新”的政治理想、人生憧憬与传统的心态、操守之间,存在着十分尖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