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是安全之本.
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是安全之本 -----12.23井喷事故之反思 今年,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开展“12.23安全警示日”的第五个年头。发生在重庆开县的建国以来最为惨烈的矿难,仅源于一次远非摧毁性的井喷。历史再一次用生命与烈火警醒人们“安全生产”的深刻含义。
就是在12月23日夜晚,高桥镇小阳村,一口正在开发中的含有高硫化氢的气井发生剧烈井喷,临近四乡镇沉睡中的百姓突然受到致命毒气的袭击。井喷持续了84小时之久。
由企业生产事故而伤及驻地民众,波及近十万人口。这场特大事故,正是一起可怕的公共性灾难。
一位曾看过井喷事故原始记录的中石油集团工作人员(这份原始记录目前已经被呈报给了国务院调查工作组)给记者描述了如下的一幕:
2003年12月23日晚上9点多,罗家16号井钻井现场。在完成了钻机的顶部驱动马达的百日检修之后,钻机进行起钻,但此时泥浆发生了冒泡,由于当时的气流喷涌量相当于平时的四倍左右,日喷涌量从100万立方米激增到400万立方米,虽然工人当即增加泥浆,但事故终于酿成。
21时55分,井喷最终爆发,巨大的气流把矗立的钻杆抛到天上,钻杆和附近岩石或机械的碰撞所溅起的火花,将喷涌出的气体点燃,但随后喷涌出的大量泥浆,旋即把刚刚点燃的气体熄灭。于是,富含硫化氢(H2S)和二氧化碳(CO2)的天然气就这样在冬日的暗夜中,开始肆无忌惮地蔓延。
现场的工人打算去取防护器材处理现场,但为时已晚,储放这些器材的地方,硫化氢的浓度已经极高,没有任何防护的工人根本无法前往。
这是一口高含硫量的天然气井,正在喷发的气体中,每立方米硫化氢含量超过120毫克,这意味着一旦吸入或接触这些气体,短期内即可刺痛眼睛和喉道,继而转向死亡。比硫化氢的迅速推进更可怕的是,这些居民毫无逃避硫化氢袭击的常识,甚至以为无需离开,关上门窗就可以挡住毒气;有些人甚至还拿报纸甚至被子来堵门窗,试图阻挡硫化氢的脚步。可惜,这是不管用的。同时,由于居民居住地非常分散,在没有应急救援方案的情况下难以组织应对。
尽管当时蒙难的细节至今还不完全清楚,但可以确定的是,在井喷发生最初也是最关键的约一个小时内,开县的政府系统对这场即将来临的劫难一无所知。事故发生地所在的高桥镇距井架不到一公里,直到晚上11点多,镇长才接到开县政府而不是钻井队打来的紧急电话,显然石油系统与地方系统并未在应急救援问题上有过合作经验。同时,现场形势比较混乱,虽然高桥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全力以赴,但由于缺乏准备预案和必要的设备,加上当时整个村庄陷入了混乱状态,很难做到整体有序地撤退;更多的人,对外面发生的事情并不了解,更不熟悉硫化氢的习性。尽管石油技术工人后来传授的三条撤离原则并不复杂——“背离井口;向高处走;逆风走”,但自行组织逃生的人们却无从获知这些常识。一些人甚至是从相对安全的地方,走向了死亡之地。
硫化氢不是一种神秘气体,井喷事故也不鲜见。然而,究竟是何种因素,将一次远非摧毁性的事故演变成建国以来最大的工业惨剧?是谁放大了灾难?
当一切终归平息,我们要痛定思痛,为的是这样的灾难不再发生。
在石油天然气行业,提起井喷,业内人多不陌生。专家称“根据现有的信息判断,与同类井喷相比,罗家16号井事故并不属于特别严重的一类。”这位专家的判断依据是,在井喷后的两天内即成功压井,由此可以断定,事故对设施的破坏有限,至少井口完好。在新疆曾发生过一起井喷事故中,井口被气体破坏,事故处理足足用了两个月时间。 根据井喷的原理,井喷一般有三个阶段:先是钻井内的液柱压力低于地层的流体压力,地面循环系统的液面出现上涨,这被称为“溢流”;接着,泥浆涌出地面井口,这被称为“井涌”;如果这时还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就会发展成为“井喷”。
也就是说,井喷不是突如其来出现的,从溢流到井涌到井喷,时间在20分钟至60分钟不等。在这个时间内,如果能及时发现、有效处理,井喷事故则可以避免。
天然气井喷通常伴随着起火。一般情况下,处理井喷,首先是灭火。罗云告诉记者,如果喷出的气体中不含硫化氢,或者硫化氢含量低,可以直接压井,甚至要先灭火,再去压井,这在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里有所规定。但是,如果这口气井硫化氢含量高,那么点火是制止硫化氢气体扩散的重要途径。很显然,早点火,有助于减少伤亡。
一位多年从事一线钻井工作的油田工程师提出,要想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必须在企业安全预案中明确,有毒气的气井一旦发生井喷,任何一个现场的工人都可以、也必须立即点火,而不必为此承担责任。“即使附近没有居民,点火也可以减轻有毒气体对环境的损害,而这正是HSE(健康、安全、环保)精神的实质啊。”他说。 几乎不需要推理和判断,对“12.23矿难”的追问,直接指向了一个环节——安全预警体制。毫无疑问,这是一次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对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外经济思想专题.doc
- 山东省泰安市新城实验中学中考数学培优复习第10讲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的概念(无答案).doc
- 中外教育史第3阶段测试题.doc
- 中外美术史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doc
- 中大2012秋大学英语四第四次作业答案.doc
- EMS环境管理体系基础知识.ppt
- 在市人大领导视察严打整治斗争座谈会上的汇报.doc
-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2章运动和力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doc
-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2.1光的传播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doc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9学年度“开放本科”期末考试英语Ⅱ试题.doc
最近下载
- 新款GC9790II型色谱仪说明书.pdf VIP
- 2025山东省环保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业务中心及双碳业务板块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标准图集-04G101-3 筏形基础.PDF VIP
- (高清版)B-T 4798.3-2023 环境条件分类 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 第3部分:有气候防护场所固定使用.pdf VIP
- 高中英语教学竞赛公开课、高考复习课件——2025年高考新课标一卷读后续写详析及参考范文专项课件.pptx VIP
- 安装工培训课件.pptx VIP
- 西安航空学院辅导员招聘考试备考真题题库汇编.pdf VIP
- 《蒸汽管道竣工全套资料表格》.docx VIP
- 《油气储存企业安全风险评估细则(2025年修订版)》解读与培训.pptx VIP
- 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9月开学考试英语试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