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光学实验指导书研讨.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理光学实验指导书研讨

物理光学 实验指导书 吕岑 王进军 主编 史永胜 主审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目录 实验1迈克耳逊干涉仪 1 实验目的 1 基本原理 1 实验仪器 5 实验内容 6 思考题 7 实验2铌酸锂晶体横向电光调制实验 7 实验目的 7 实验原理 7 实验仪器 13 实验内容 13 思考题 16 注意事项 16 实验3 菲涅耳衍射与针孔滤波实验 17 引言 17 实验目的 17 基本原理 17 仪器用具 19 实验内容 20 实验4 夫琅和费衍射 22 实验目的 22 实验原理 22 仪器用具 23 实验内容 23 实验1迈克耳逊干涉仪 实验目的 了解迈克耳逊干涉仪的工作原理及调节方法; 掌握使用迈克耳逊干涉仪测波长的原理; 基本原理 迈克耳逊干涉仪的结构和原理 迈克耳逊干涉仪的原理图如图1所示,A和B为材料、厚度完全相同的平行板,A的一面镜上半发射膜,M1,M2为平面反射镜,M2是固定的,M1和精密丝杆相连,使其可前后动, 图1 麦克尔逊干涉仪的原理 最小读数为10-4mm,可估计到10-5mm,M1和M2后各有几个小螺丝可调节其方位。 光源S发出的光射向A板而分成(1)、(2)两束光,这两束光又经M1和M2反射,分别通过A的两表面射向观察处O,相遇而两束光的光程差仅由M1,M2与A板的距离决定。 由此可见,这种装置使相干的两束光在相遇之前走过的路程相当长,而且其路径是互相垂直的,分的很开,这正是它的主要优点之一,从O处向A处观察,除看到M1镜外,还可以通过A的半反射膜看到M2的虚象M2‘,M1与M2镜所引起的干涉,显然与M1,M2’引起的干涉等效,M1和M2形成了空气“薄膜”,因M2‘不是实物,故方便地改变薄膜的厚度(即M1,和M2的距离),甚至可以使M1,和M2重叠和相交,在某一镜面还可根据需要放置其他被研究的物体,这些都为其广泛的应用提供了方便。 1. 点光源产生的非定域干涉 一个点光源S发出的光束经干涉仪的等效薄膜表面M1与M2反射后,相当于两个虚光源S1,S2发出的相干光束(图2)。若原来空气膜厚度(即M1,和M2‘之间的距离)为h,则两个虚光源S1和S2之间的距离为2h,显然只要(M1,和M2’即M2)足够大,在光源同侧的任一点上,总能有S1和S2的相干光线相交,从而在P点处可观察到干涉现象,因而这种干涉是非定域的。 若P点在某一条纹上,则由S1和S2到达该条纹任意点(包括P点)的光程差△是一个常量,故P点在的曲面是旋转双曲线,旋转轴是S1、S2的连线,显然,干涉图样的形状和观察屏的位置有关,当观察屏垂直于S1、S2的连线时,干涉图是一组同心圆,下面我们利用图3推导△的具体形式,光程差 把小括号内展开,则 由于所以 (1) 从式(1)可以看出,在δ=0处,即干涉环的中心处光程差有极大值,即中心处干涉级次最高,如果中心处是亮的,则。若改变光程差,但中心处仍是亮的,则,我们得到 (2) 即M1和M2之间的距离每改变半个波长,其中心就“生出“或”消失“一个圆环,两平面反射镜之间的距离增大时,中心就”吐出“一个个圆环,反之,距离减小时中心就”吞近“一个个圆环,同时条纹之间的间隔(即条纹的稀疏)也发生变化,有式(2)可知,只要读出干涉仪中M1移动的距离和数出相应吞进(或吐出)的环数就可求得波长。 把点光源换成扩展光源,扩展光源中各点光源是独立的、互不相干的,每个点光源都有自己的一套干涉条纹,在无穷远处,扩展光源上任两个独立光源发出的光线,只要入射角相同,都会会聚在同一干涉条纹上,因此在无穷远处就会见到清晰的等倾条纹,当M1和M2‘不平行时,用点光源在小孔径接收的范围内,或光源离M1和M2’较远,或光是正入射时,在“膜”附近都会产生等厚条纹。 2. 条纹的可见度 使用绝对的单色光源,当干涉光的光程差连续改变时,条纹的可见度一直是不变的,如果使用的光源包含两种波长及,且和相差很小,当光程差为(其中m为正整数)时,两种光产生的条纹重叠的亮纹和暗纹,使得视野中条纹的可见度降低,若及的光的亮度又相同,则条纹的可见度为零,即看不清条纹了。 再逐渐移动M1以增加(或减小)光程差,可见度有逐渐提高,直到λ1的亮条纹与λ2的亮条纹重合,暗条纹重合,此时可看到清晰的干涉条纹,再 继续移动M1,可见度又下降,在光程差时,可见度最小(或为零),因此,从某一可见度为零的位置到下一个可见度为零的位置,其间光程差变化应为化简后 (3) 式中。利用式(3)可

文档评论(0)

ddf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