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1人力资源规划试题.ppt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1人力资源规划试题.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2 305 213 61 0 0 339 51 271 0 0 235 0 35 176 12 178 0 9 27 124 合计 264 376 203 136 补充100 364 476 303 236 t=3 364 254 73 0 0 476 71 381 0 0 303 0 45 227 15 236 0 12 35 165 合计 326 511 263 180 补充 100 426 611 363 280 马尔科夫模型2 职务 名称 2006年 初期人数 2007年1月人员转移概率/人数 区域 经理 分公司 经理 经营部 经理 业务 主管 业务员 离职 区域经理 4 0.75/ 3 0.25/ 1 分公司经理 20 0.05/ 1 0.75/ 15 0.05/ 1 0.15/ 3 经营部经理 96 0.042/ 4 0.9/ 86 0.058/ 6 业务主管 264 0.027/ 7 0.73/ 193 0.243/ 64 业务员 1258 0.028/ 35 0.81/ 1019 0.162/ 204 预计内部供给 4 19 94 228 1019 - 预计外部供给 0 1 2 36 239 - 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就是供求平衡,包括各类人员的数量、质量、结构、层次上的平衡。 第二单元 企业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平衡 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方案,解决短缺现象。 1、将符合条件,而又处于相对富裕状态的人调往空缺职位。 2、如果高技术人员出现短缺,应拟订培训和晋升计划,在企业内部无法满足要求时,应拟订外部招聘计划。 3、如果短缺现象不严重,且本企业的员工又愿延长工作时间,则可以根据《劳动法》等有关法规,制定延长工时适当增加报酬的计划,也是短期应急措施。 企业HR供不应求的解决措施 4、提高企业资本技术有机构成,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形成机器替代人力资源的格局。 5、制定聘用非全日制临时用工计划,如返聘已退休者,或聘用小时工等。 6、制定聘用全日制临时用工计划。 企业HR供大于求的解决措施 1、永久性辞退某些劳动态度差、技术水平低、劳动纪律观念差的员工。 2、合并和关闭某些臃肿的机构。 3、鼓励提前退休或内退。 4、加强员工培训工作,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如制定全员轮训计划。 5、加强员工培训工作,使员工掌握多种技能,增强竞争力。鼓励部分员工自谋职业,还可开办第三产业等。 6、减少员工的工作时间,随之降低工资水平。 7、采用多个员工分担以前只需一个或少数几个人就可完成的工作和任务,按任务完成量来计发工资。 沈海滨 haibinshen@126.com 第二单元能力要求 企业组织结构的整合 第二节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程序 一、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一)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按照年度编制的计划主要有人员配备计划;人员补充计划;人员晋升计划。 (二)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人员配备计划;人员补充计划;人员晋升计划;人员培训开发计划;员工薪酬激励计划;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其他计划。 二、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 1、满足企业总体战略发展的要求 2、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展 3、协调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计划 4、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5、使组织和个人发展目标相一致 三、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环境 (一)外部环境 1、经济环境:经济形势、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 2、人口环境:社会或本地区的人口规模;劳动力队伍的数量、结构和质量。 3、科技环境 4、文化法律等社会因素 (二)内部环境 1、企业的行业特征 2、企业的发展战略 3、企业文化 4、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1、确保人力资源需求的原则 2、与内外环境相适应的原则 3、与战略目标相适应的原则 4、保持适度流动性的原则 四、制定企业人员规划的基本原则 五、制定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程序 1、调查、收集和整理涉及及企业战略决策和经营环境的各种信息。 2、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人员规划期限,了解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状况,为预测工作准备精确而详实的资料。 3、人力资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