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科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临城县中医院外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脱疽病(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诊疗方案……………………………………1 水火烫伤(烧伤)诊疗方案……………………………………………………5 附骨疽(慢性骨髓炎)诊疗方案……11 第四节 股骨粗隆间骨折诊疗方案……………………………………………………17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诊疗方案 ………………………………………21 第六节 尺桡骨骨折诊疗方案…………………………………………………………26 第七节 掌骨骨折诊疗方案……………………………………………………………32 第八节 指骨骨折诊疗方案……………………………………………………………34 跖骨骨折诊疗方案……………………………………………………………36 第十节 肺癌诊疗方案…………………………………………………………………38 第十一节 胃癌诊疗方案…………………………………………………………………43 第十二节 乳岩诊疗方案…………………………………………………………………47 第十三节 臁疮(下肢溃疡)诊疗方案…………………………………………………50 第十四节 乳痈(急性乳腺炎)诊疗方案…………………………………………………54 第十五节 肠痈(急性阑尾炎)诊疗方案…………………………………………………58 临城县中医院外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脱疽病(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未溃期诊疗方案 一、概述:脱疽是因先天不足,正气虚弱,寒湿之邪侵袭,瘀阻脉络,气血不畅,甚或闭阻不通而发病。其特点是好发于四肢末节,下肢多于上肢。初起时患肢末端发凉、怕冷、酸痛、麻木,间歇性跛行,继而出现夜间痛,疼痛可剧烈难忍。后期患肢出现坏死,趾(指)节脱落,疮口经久不愈。相当于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等。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2-94)。 (1)多发于下肢一侧或两侧。患者可有手冷冻、潮湿、长期多量吸烟、外伤等病史。 (2)初起趾、指冷痛,小腿酸麻胀痛,行走多时加重,休息时减轻,呈间歇性跛行,趺阳脉减弱。继之疼痛呈持续性,肢端皮肤发凉,下垂时则皮肤暗红、青紫,皮肤干燥,毫毛脱落,趾甲变形增厚,肌肉萎缩,趺阳脉消失。 (3)多发于老年人。 (4)超声多普勒、血流图、动脉造影、血脂等检查,除帮助诊断外,尚可了解血管闭塞部位及程度。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1995年制订的诊断标准》。 (1)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2)多有高血脂、高血压病史。 (3)下肢动脉慢性缺血性改变(发凉、疼痛、溃疡、坏疽等)。 (4)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5)踝/肱动脉压力比值≤0.9。 (二)证候诊断 1、寒凝血瘀证:肢体明显发凉、冰冷、呈苍白色,遇寒冷则症状加重,步履不利,间歇性跛行、多走疼痛加重,小腿酸胀,休息痛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 2、血脉瘀阻证:肢体发凉怕冷,疼痛,步履沉重乏力,活动艰难,严重者持续疼痛,夜间尤甚、彻夜不寐。肢端、小腿有瘀斑,或足紫红色、青紫色。舌有瘀斑或舌质绛,脉弦涩。 3、气血亏虚证:患肢皮肤干燥、脱屑、光薄、皲裂,趾(指)甲增厚、变形、生长缓慢,汗毛脱落,肌肉萎缩。出现身体消瘦而虚弱,面色苍白,头晕心悸,气短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三、治疗方案 (一)中医辨证论治 1、寒凝血瘀证 治法:温经通脉 方药:阳和汤加减,麻黄、熟地、鹿角胶(烊化)、白芥子、炮姜炭、甘草、肉桂、鸡血藤、当归、元胡、川牛膝、红花。 中成药:脉管复康片、金匮肾气丸、银杏叶片、银杏叶胶囊等。 中药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等。 2、血脉瘀阻证 治法:活血祛瘀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红花、熟地、当归、川芎、赤芍、水蛭、地龙、蜈蚣、川牛膝、鸡血藤、元胡、生甘草。 中成药:活血通脉胶囊、脉络疏通颗粒等。 中药注射液:红花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等。 3.气血亏虚证 治法:补益气血 方药:八珍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熟地、当归尾、茯苓、党参、白术、甘草、川芎、地龙、黄芪、桃仁、红花、赤芍、牛膝。 中成药:八珍丸、十全大补丸、复方丹参片等。 中药注射液:丹参粉针剂、黄芪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等。 (二)中医外治法 1、中药熏洗疗法(辨证选用) 未溃期 (1)寒凝证:温经通脉方 方药:肉桂,白芥子,路路通,桂枝,透骨草。 (2)血瘀证:活血通脉方 方药:红花,乳香,没药,苏木,元胡,路路通。 2、敷贴疗法 将药物研为细末,调制成糊状制剂,敷贴于所需的穴位或患部。 (1)温阳止痛方 方药:附子(制)、制川乌、

文档评论(0)

报告论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