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牧童》、《舟过安仁》,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2.体会诗词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 3.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篙 棹 媪 剥 吕岩,字洞宾,唐代京兆人,号纯阳真人。曾两为县令。值黄巢起义,携家入终南山学道,不知所终。是传说中的“八仙之一”,世称吕祖或纯阳真人。 指名诵读,读出诗歌的节奏。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广阔的原野上,铺满了青青的野草。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几声悠扬的笛声和着徐徐的晚风传来。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你从诗中哪个词可以体会到绿草的繁茂?感受到牧童的快活? 诗句中描写了牧童归来后的场景,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从哪看出来的? 可爱、调皮、疲倦。 一个“弄”,一个“卧”。 杨万里(公元1127-1206年),字廷秀,自号诚斋野客,吉水南溪(今吉水县黄桥乡洴塘村)人。他是南宋杰出的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中兴四大家”。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辛弃疾(1140—1207) 南宋大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出生于金人占领区。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派的领袖和旗帜。其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而以爱国词和田园词最为突出。其爱国词多抒发报国的壮志,揭露投降派的可耻行径,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意境深远,气势宏伟,风格豪放悲壮。其描绘田园风光的词,咏赞祖国河山,也借啸傲山水、流连诗酒来排遣自己的精神苦闷,情景如画,笔调轻灵,风格清俊淡泊。 回首页 后 退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译义:带着酒意操着吴语两人谈得很亲热,是哪一家的白发夫妻二老。 醉:带着酒意。 相媚好:表示两人很亲热的意思。 翁媪:老年男子和老年妇女, 这里指一对老年夫妻。 赏析: 先闻其声,再见其人。茅屋前一对老夫妇,他们大概是喝了一些酒,脸上红 扑扑的,一副微醉的样子,正操着乡音在高兴地聊天。白发翁媪,不知谁家?这里 设一问语,便觉声情摇曳,意趣平添。 (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这里写大儿子和中儿子的勤劳,是为了为下一句,小儿子的天真、活泼的形象埋下伏笔。) 回首页 后 退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译义: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 锄豆:把豆地里的杂草用 锄头除掉。 赏析: 这里,词人善于抓住切合人物年龄、身份的特征,用寥寥数语,活灵活现 地描绘出人物的神情意态。“大儿”锄豆,俨然一位懂事的大哥哥;“中儿”织鸡笼, 正认真地学哥哥做事。 * (zhào) (棹竿) (bāo) (剥开) (gāo) (竹篙) (ǎo) (翁媪) 牧蓑遮 醉媚锄剥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牧童 弄: 蓑衣: 逗弄。 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 诗句理解 广阔的原野上,铺满了青青的野草。牧童悠闲地放着牛,吹响了短笛,几声悠扬的笛声和着徐徐的晚风传来。多美的风光,多自在的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诗句给我们以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一个“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一个“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笛声的悠扬悦耳,使我们想象到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当然,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诗人笔锋一转,开始写吃饱饭的牧童休息的情景。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没有家人聚集的场景,没有伙伴嬉戏的情景,吃饱了饭的牧童,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月夜里的草地上。是累了,想躺下来好好地舒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