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国乐主编给水排水物理化学技术总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给水排水物理化学 石国乐 张凤英 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憎液溶胶的特性 空气 气-液 界面 液-液 界面 玻璃板 液-固界面 镀层Cr 铁管 固-固界面 第四章 表面现象 界面:任意两相的约几个分子厚度的过渡区。若其中一相为气体,这种界面通常称为表面。? 表面现象(界面现象):在界面上所发生的一切物理化学现象。它是由于表面上的分子与内部分子所处的环境不同而导致。 第一节 比表面、表面吉布斯函数 和表面张力 比表面 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表面积。用S表示。 表面吉布斯函数和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σ):沿着物体表面,垂直作用于单位长度上的紧缩力。 第三章 电化学 电化学:研究化学现象与电现象之间相互转化的一门学科。 研究对象:电化学装置、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规律。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电解法处理废水、水质分析与测定。 一. 电解质溶液导电机理 a. 电极上发生反应 阳极 氧化反应 阴极 还原反应 +) 电池反应 b. 离子的定向移动 二. 法拉第电解定律 第一节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及法拉第定律 离子的定向迁移速率及其影响因素p80 电场强度 电场强度越大速度越大。为了比较迁移能力一般使用淌度 离子电荷数 电荷数越大速度越大。 溶液粘度 粘度越大速度越小。离子运动受阻。 溶液浓度 浓度越大速度越小。离子氛影响 溶液温度 温度越高速度越大。离子运动加速;粘度减小。 第二节 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电导测定和应用 3、电导的测定及其应用 方法原理:平衡电桥法测定电导池的电阻。 电导应用 水中含盐量 电导滴定 第三节 可逆电池反应的电势 电功—最大非体积功 Pt → 1、氢电极 2、复合玻璃电极 (SiO2-Na2O-CaO) 3、离子选择性电极 4、甘汞电极 0.2415V 甘汞电极电极电势 饱和溶液 饱和甘汞电极 标准甘汞电极 0.2807V 0.3337V 四、电势的测定与应用 单位长度的电压降: 待测电池的电动势为: 测定 应用 1、pH值电位测定法 2、电位滴定 第四节 不可逆电极过程 记录 电流数值 电压数值 一、分解电压等几个概念 对某种电解质溶液实施电解时,使电解能进行所需的最小电压叫分解电压。分解电压超出原电池电动势的数值叫超电压。 对应于分解电压的两个电极的电极电势叫析出电势。析出电势超出相应电极电势的数值叫超电势。 对电解池:当外加电压到分解电压时,电解开始。 对电极:当电极电势达到对应离子的“析出电势”时,电极反应开始。 IR欧姆降 浓差极化 电化学极化 延迟放电 2H++2e=2H 延迟复合 2H=H2 产生超电压(势)的原因:极化 二、电解产物的析出顺序 阴极反应(还原反应) Mn++ne=M 2H++2e=H2 析出电势由高到低 阳极反应(氧化反应) M=Mn++ne 2X-=X2+2e 析出电势由低到高 金属在阴极上的超电势除锌(0.02一0.03V)及铁、钻、镍之外,其他的超电势很小,可用理论电极电势代替。 阴极大致规律:H+在K+、Ca2+、Na+、Mg2+、Al3+的溶液中析出氢气,其余析出金属。 阳极大致归律: 含氧酸根一般不放电,一般析出氧气。 电解卤化物、硫化物,一般析出卤素、硫。 存在可溶解金属,金属溶解。 锌先析出 氯先析出 第五节 电解过程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第二节 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等压方程 对于等温等压下的相变或化学反应有: 在等压条件下积分 如果系统中各物质均处于标准状态下 第三节 纯物质的两相平衡 ——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 一、克拉贝龙方程的推导 二、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 相律:研究平衡体系中相数、独立组分数与描述该平衡体系的变数之间的关系。 相图:表示多相体系的状态如何随温度、浓度、压力等变量因素变化而改变的图形。 第四节 相律和相图 一、名词解释 (2)自由度(独立变量)f:描述体系状态所需的独立变量,这些独立变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而不导致体系中相数的变化,即无新相生成或旧相消失。 相数Ф:体系中相的个数。溶液、气体、固体 (3) 相律 设体系中有S个物种,Ф个相平衡共存。则描述体系相平衡性质的变量有T,p以及每一种物质在Ф个相中的浓度,即 R的求法:R=S-M( S M ) S:物种数 M: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种类数 表示平衡体系中各相组成所需的最少独立物种数 二、单组分系统相

文档评论(0)

bbnnmm885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