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地域文化作业四
《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作业4
学习点: 学号: 姓名: 成绩: (A4纸打印,手写完成)
一、名词解释
- J, N3 E# i3 \/ Y1、$ G??I; v1 z T s4 j# _- ]台湾林本源邸宅:位于台北县板桥市西北的林本源邸宅及花园,为台湾最大的私人住宅,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分为“三落旧大厝”,“五落新大厝”及“白花厅”和花园等三大部分,分别落成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
P197
6 m8 b/ B- G; y5 g: k2 _2 W9 E- G V h6 z/ @ n9 p1 l Z7 `4 s% R2、府县儒学:儒学即由政府举办的与科举制度相适应的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课的官立学校,是古代学制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施行教化,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
P213
3、熟语:是一种独特的口语形式,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P256
4 ~$ Q$ o e8 _??_4、无效婚姻:即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婚姻,是指男女两性的结合因违反了法律规定的结婚要件而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违法结合。
P276
57 g \+ k4 T% n% r1 P/ H$ Q- I555、区际司法协助:是指同一主权国家内部不同法域或特定地区的司法机关之间的司法协助行为。
P289
二、简答题
1、简述闽台民间故事的特点。P193
答:1、闽台两地故事多有关联。
2、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鲜明。
3、许多民间故事凝固成具有告惩意义的谚语。
4、共同主题多种说法。
2、简述闽台民居的相同点。P195
答: (一)在布局上,闽台民居大都以中轴线,以万堂为中心组织空间,一般组成封闭型的多院落的宅第,或三间张,或五间张,按房主的需要和经济,地位等到因素,组成或二落,或落三等多院落,左右有护室。
(二)在选向上,讲究风水,重视勘舆。
(三)屋顶轮廓,大多丰富生动,或高低错落,或弯曲飞翘,屋顶上大多有泥塑浮雕等装饰,并多有泥塑厌物。
(四)在雕饰上,大多讲究精雕细作。
(五)在建屋礼俗上,基本过程一样。
3、试述闽台科举考试制度的联系与交融的特点。P208
答:(一)台湾的科举考试完全按照福建的规定执行,接受福建地方当局的统一安排。 (二)为台湾士子参加乡试和会试设产保障名额。 (三)冒籍现象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闽台两地关系之密切。 (四)日据台湾后,闽台科举考试的历史联系并未中断。
4、简述闽台庙学合一的规制。P225-226
答:庙学是指依附于孔庙中的学校。在一些闽台官呐看来,庙学是府县儒学完备与否的重要标志。因而闽台府县儒学都具有庙血的性质。庙学合一的体制使福建的儒学教育具有正统性,权威性。同时利用孔庙设施普遍兴学,解决了校舍的问题,节省了办学支出,使得福建和儒学发展及块,受教育面扩大,科名接近全国先进地区。儒学与孔庙的联系十分密切,但二者不是同一回事,即不可视孔庙为儒学,或将儒学视为孔庙。庙与学并重乃是清代注重儒术后必然结果。将庙与学设在一起让学生朝夕学于孔庙之侧。近圣人居,便为达到:“圣人可学而圣者”的目标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庙与学的紧密结合,有助于通过利用庙中的人文设施和精神内涵的进一步开掘。庙学这一特定的场所,既是祭祀圣人之处,也是学子效品励学的地方,还是当地文人切搓学问,交流修身养道心得,以及典藏文物之场所。庙学合一规制,将有限空间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庙学形态的客观存在,也是闽台两地的府县儒学在推行教化和培养人才方面不约而同地发挥了正统的官立学堂的作用。
% q* Q/ Z$
5`1 d$ N0 \/ v5、简述闽台方言的分区及其特点。P237,241
答:闽台方言的分区:1、七个主要次方言的分布情况:闽东、莆仙、闽南、闽北、闽赣、闽中、闽客等方言。2、其他如浦城县北的吴方言、戴云山区的闽方言土语群、官话方言岛、其他方言“飞弛”。
特点:(一)闽台方言的丰富和复杂性在汉语诸方言中是少有的;(二)闽台方言在保存古汉语的特点方面,在汉语讲诸方言中也是十分显著的;(三)闽台方言在诸方言之间经常大量相互影响。
6、闽台两地地名命名的共同特点是什么?P257
答:闽台两回事地地名命名共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地名一般由专名与通名两部份构成。闽台地名中的专名多采取闽台方言中对同类地形,地物的惯用指称为主要构词成分,再辅以大小、形状、方位、色彩以及姓氏、人名、数字等各种描写性成分,进行相互结合而加以命名,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值得一提的是,在以地物命名的地名之中,以建筑物“厝”、“寮”为构词词素的地名在闽台方言中的数量颇为可观。(2)考察闽台两地的地名,可以看出的另一个共同特点是,两地地名在命名上有相当数量的雷同现象。现在台湾地名中,有不少是直接袭用福建省的。正是这种地名
文档评论(0)